易青要回去,可這會兒三個人都餓了,之前為了趕長途汽車,午飯也只是在單位簡單對付了一口,可單位食堂大師傅那手藝,完全就是人神共憤級別的,能塞得下幾口頂頂餓就不錯了,誰也別指望著能吃飽。
“我也有點兒餓了,可這地方也找不到吃飯的地兒啊!要不咱們再忍忍,等回了京城,我帶你們吃火鍋去!”
李承儒也是這意思,他現在也是大老闆了,開始注重物質享受,尤其在吃上面,以前沒錢,講究不起來,現在有錢了,自然不能委屈了自己。
“對!要不等到了京城,我帶你們去我隆福寺那邊的分店,那邊的川菜師傅手藝倍兒地道!”
“你快拉倒吧,上次跟你去福滿裡那邊的店,你說大師傅是正宗的淮揚菜傳人,結果呢?那平橋豆腐羹做的是什麼玩意兒,我看還是去吃火鍋吧,又方便又實惠,上回和王碩他們去過一個小店,門簾不大,那芝麻醬特香。”
倆人正商量著,等回了京城要去什麼地方吃飯,這個時候,付藝偉說話了:“誰說這邊就沒有吃飯的地方?”
倆人正說著話,聞言一起轉頭看向了付藝偉。
付藝偉接著說道:“我們以前在這邊拍戲的時候,劇組的飯吃膩了,就到外面去吃,走,我帶你們去。”
說著,付藝偉當先就朝著一個方向走了過去。
可那個方向,易青要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個村子,他最早過來的時候就去過,當時還感嘆過,挨著京城這麼近,居然還有這麼窮的地方。
不過,走著走著,易青都不禁開始懷疑,他之前來的和現在來的,到底是不是一個地方了。
這裡原先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當時往村裡去的時候,深一腳淺一腳的,易青和李承儒差點兒沒摔個半死。
現在可謂是大變樣了,新鋪的小路雖然不寬,但是路面非常平整,在路邊還多出了很多做生意的小商販,賣的都是當地的特產水果,蘋果,山梨什麼的,還有人在賣葡萄乾。
易青突然想起來,後來的沙城乾紅好像就是這裡的葡萄釀的。
更讓易青意外的是,這裡竟然還有不少衣著明顯和當地村民不同的人,操著各地的口音和商販討價還價。
“這些不會都是過來旅遊的吧?”
李承儒好奇的朝著四周看了看,雖說緊挨著燕山,可這地方實在是沒什麼太特殊的景觀,難道是~~~~~~~~
李承儒想著看向了易青。
易青這會兒也在納悶,想到剛剛在山東菜館遇到的那幾個人,也不禁在想,該不會真的是因為這裡是的外景地,才把遊客給招來的吧?
再往前走,果然有開著門的小店,也有直接在路邊支個棚子做生意的。
這邊距離正在施工的未來影視城並不遠,中間隔著一個小土坡,所以剛才誰都沒留意到。
“哎!不對啊!殺青之前,我們也過來了,那個時候,你怎麼不帶我們過來啊!”
付藝偉道:“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那個時候,每天收工都幾點了,等我們休息,人家早就回家了,還有啊,你來了之後,哪天不是咱們家自掏腰包給劇組補貼伙食費,伙食上去了,大家每天工作又累,誰還願意過來啊!”
易青一拍腦門兒,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當時光顧著加快拍攝進度,他每天都是自己花錢,給大家改善伙食,敢情就算是他不補貼,人家也有地方改善。
“那邊有家做餛飩的挺好吃,我們吃點兒在回去吧!”
付藝偉說著,把兩個人領到了一個小攤子跟前,做生意的是個中年婦女,在路邊壘上爐灶,支個棚子,再擺上幾副桌椅就可以開張了。
“大姐!還記得我嗎?我又來啦!”
婦女聽到有人和她說話,轉頭看過了,盯著付藝偉打量半晌,接著笑了:“喲!是你啊!你們這是又回來拍戲啦?”
付藝偉找了張桌子坐下:“沒呢,不過也快了,到時候在這邊拍戲,還來您家吃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