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整日的賬冊,幼僖早就看得煩膩了,這會兒在街上走走,餘剩的睏意倒消散了許多。
街邊吆喝聲不斷響起,她往前走了幾步,才想起來問:“雲侍郎準備去哪裡買?”
“我來上京城沒有多久,也不知道哪裡的筆墨紙硯更好,但我素來愛在前面幾家鋪子買,用著還不錯。”雲舒遙遙指了指不遠處。
幼僖循著他所指的地方望過去,依稀能夠辨得出一個大概的位置。
只是她常住在宮中,一應用物也是由有司專門負責採購,倒不需要她費心去安排,所以比起初來不久的雲舒,她其實也並沒有多瞭解多少。
不過,猶記得之前有一次陪惜弱姐去為林少遊挑選生辰禮物時,當時就去的澄文軒,也是挑選了一套文房四寶。後來聽林少遊提過,說澄文軒的筆墨還不錯,往後若要買,也還要再去澄文軒。
幼僖記了起來,與雲舒道:“既然不知道哪裡的好,不如先去澄文軒看看吧,聽說那裡的筆墨還不錯,也不遠,喏,就在前面街頭就是了。”
雲舒眺望遠處,然而人影重重,街頭又尚遠,他其實並沒有看清什麼。但聞幼僖建議,便也應了,隨她一同往前面去。
走過一段不算太遠的距離,二人便到了澄文軒。
跨進澄文軒的門,便可瞧見裡頭一派的書香雅氣,數張長案置在正堂中,筆墨紙硯各色不一,文豪墨寶一一展於牆上,雖多卻不雜亂。
店中的客人不算多,以至於他們剛踏進澄文軒的門,便被注意到了。
“二位不知要挑選點什麼?”
迎上來的是位著墨藍色鍛衣的男子,年歲不太大,舉行投足間自有一股書卷氣,與茶樓酒肆的小二不一樣,為人不疾不徐,行事有度,很有文人風範,也不叫人厭棄。
“張老闆。”幼僖開口喚了一聲,上次同秦惜弱來時,招呼她們的正是澄文軒的張老闆。
張老闆聞言看過來,但見是個生面孔,也仍舊只是客氣的笑了笑,目光卻並不僭越,很快便垂了下去,只仍舊和氣的招呼:“二位是想挑選些什麼?”
“看看文房四寶。”幼僖搶著答了,忽覺得不妥,側目望去,只得了雲舒的淺淺一笑。
張老闆將二人打量,推開半步,請二人上樓:“二位請隨我來。”
張老闆在前領路上樓,幼僖和雲舒緊隨其後,待上了二樓後,張老闆引著他們經過兩扇門,才最終在第三扇門前停了下來。
“二位請。”他推開門,迎著兩人進去。
屋中擺設又與正堂的不一樣,雖然都以雅緻裝潢,但又更加的精緻一些。
偌大的一整塊紅木做成了曲水流觴的巧樣,流水潺潺通向下方的條案,案上置了一張古琴,水流經過房間每一處,最後卻又能回到紅木桌上,心思的確是巧妙。
“二位稍等,我去去就來。”語罷,張老闆隨即退出了房間。
幼僖環視整間房,由不得細細觀察每一處,大到屏風繪畫,小到擺件香爐,都無一不精細,可見老闆是個懂得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