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深吸了一口煙:“現在我這兒有個機會……”說到這裡,他猶豫一下,又加了一句:“應該算是一個機會吧。”
杜飛挑了挑眉:“怎麼叫算是個機會?”
楚成解釋道:“我也不太確定,這不是去年經濟不錯,今天看情況也不差,上邊有人覺著,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杜飛聽他說完,大概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這不是紡織服裝集團已經運轉起來,立竿見影的造成了布匹棉花供應充足的局面。
這個成績讓許多人都沒想到,甚至影響了民生。
相關人員吃到了不少果子。
自然而然讓其他人看著眼饞,也想依葫蘆畫瓢,搞出一些成績。
楚成所在的糧食部門最積極。
所謂衣食住行,‘衣’的後面就是‘食’,他們一點動作沒有,豈不是不作為!
但糧食問題歷來非同小可,一旦出事就能捅破天,所以動也不敢大動。
必須沒有風險,或者風險極小,幹成了還能非常出彩的。
想來想去,想到了養豬。
目前國內的肉食供應非常有限,糧食人都不夠吃,哪有多餘的,養那些牲畜。
這就造成了,人肚子裡沒有油水,只能拿糧食來填補,一般的壯勞力一頓飯四五個饅頭都尋常,要是換成粗糧,吃的更多。
卻只有碳水,缺少脂肪和蛋白質,吃的多反而很容易餓,吃的更多,糧食不夠,更難蓄養家禽家畜,肉食就更短缺,惡性迴圈。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許多人也都明白。
問題卻很難解決,糧食就是不夠,又有什麼法子。
而這兩年,不僅經濟不錯,糧食產量也不錯,再加上大幅減少了對外援助,以及備戰備荒的儲備,讓糧食有些富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楚成他們那兒,作為主管單位心裡活泛起來,打算搞一個現代化養豬場。
建成後,目標一年向京城周邊投放萬頭肥豬……
杜飛一聽,就明白這是個面子工程。
倒也不是說這個養豬場參假,而是這個養豬場的選址。
開在京城附近,面對京城市場,什麼目的不言而喻。
但話說回來,這也是人之常情,以國內目前的情況,大規模增加肉食產量並不現實。
如果能在京城開啟局面,當成一個試點,未嘗不是好事。
不過這事也不好辦,因為有前車之鑑。
當初搞大生產時,各地為了放衛星,搞了不少‘萬頭養豬場’之類的新聞。
結果到了地方一看,就是搭了幾個破棚子,弄了一塊牌子。
裡邊連一根豬毛都沒有。
現在要是再搞,怕是會勾起一些不好的回憶。
杜飛道:“你們單位想讓你接這個事兒?”
楚成道:“領導倒是沒有明說,但旁敲側擊點過我,希望我能主動。”
杜飛明白,他們領導的用意。
這種事兒要麼選啥背景都沒有的愣頭青,擺開背水一戰的架勢,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