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剩下大拇指和食指,還能保留這隻手的大部分功能。
但拿著放鞭炮炸掉的,顯然不太可能剩下這兩根手指頭。
如果炸掉了食指和大拇指,那這隻手基本上就算廢了,想學瓦匠或者木匠的手藝,連工具都拿不住。
杜飛也沒追問,這是魏犢子心裡的痛,沒必要非給人扒開了。
輕描淡寫道:“沒關係,保衛科也就是平時巡個邏啥的。”
魏犢子臉上終於露出笑容,感激的千恩萬謝。
杜飛則在心裡合計,上次就要倆名額,現在多出來一個,明兒還得跟蔣東來去打一聲招呼。
等把魏犢子送走,杜飛回到自個家。
把魏犢子送給他的盒子放到桌上,也沒急著再開啟,而是先吃了口飯,再泡上一壺茶水,這才騰出手來仔細檢查裡面的東西。
剛才在聾老太太家,杜飛就是看了一眼,走馬觀花都算不上。
尤其那本‘野原廣志’的日記。
上次老楊送來那些日記中,時間最晚的是1945年8月6號。
距離這本日記的第一篇,差不多有一個月的間隔。
根據之前日記的描述,野原廣志發現被困京城之後,偷偷從藏在倉庫的箱子裡面偷了一些金條,準備找機會逃回日本。
但最終結果,顯然他失敗了。
或者說,他因為某種原因,放棄了逃回去的打算,隱藏了身份繼續留在華夏。
那麼……究竟是什麼促使他放棄回國呢?
杜飛直覺,肯定跟澄田老鬼子的財寶有關。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雖說在之前的日記裡,野原廣志沒有對財寶表現出覬覦。
但在那時,日本帝國還在,森嚴的等級關係,讓他不敢產生非分之想。
然而,1945年8月15號,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頃刻之間,帝國覆滅,信仰崩塌。
原先不敢想不敢幹的事情,似乎都沒那麼大逆不道了。
杜飛估計,野原廣志正是在兩本日記斷更的期間,思想產生了巨大變化,繼而令他決定留下。
杜飛一邊在腦子裡轉過許多想法,一邊翻開日記本。
日記裡面除了原文,在邊角的留白處,還有大量註解。
有的是翻譯的意思,也有從中分析出的重點資訊。
杜飛一頁一頁翻看,看進去還挺有意思。
跟之前的日記有所不同。
在此前,野原廣志是個日記狂人,幾乎是天天寫,甭管有沒有事,都要湊合一篇。
番茄
但這本日記卻是隔三差五才有,寫的更言簡意賅,資訊量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