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中文網—﹃ 值得收藏的網路小說閱讀網
324我有故人千山去,踏遍千山尋未還
“杭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杭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唱歌的是一位少年,他抱著吉他,獨立畫舫上,清風徐來,吹得他髮絲飄蕩,也將他的聲音送出好遠好遠。
那少年的面容似乎籠著濛濛水汽,不見真容,但那雙眼卻格外明亮,像兩道光柱一般。
歌聲甫歇,圍觀的聽眾痴了。
“好聽!沒有辦法用語言形容的美。”
“歌曲簡單直白,聲音婉轉動聽,極致的美。”
“不知道為何,從這首歌曲裡我感受到了一種我渴望的,簡單的,幸福的生活。”
“沒錯,這首歌裡唱的便是我向往的生活。”
“……”
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這美妙的歌聲感染了,忍不住開口讚歎。
施夷冰站在畫舫上,望著唱歌的少年,鬼使神差地說道:“再來一首,好嘛?”
立刻,少年明亮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再來一首,你可否聽我講一個故事?”
施夷冰連忙點點頭,她還是第一次這麼大膽,小臉微微泛紅。
少年微微撥動吉他的弦,淡淡地曲調和這清風、明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少年唱的是一首古詞,是關於花燈節最著名的詞曲青玉案元夕。
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傳唱度很高,明面上好像是男子在花燈節鶯鶯燕燕中尋找著心上人。
其實,這首詞作於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
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
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國難當頭,朝廷只顧偷安,人們也都“笑語盈盈”,有誰在為風雨飄搖中的國家憂慮?
作者尋找著知音。
那個不在“蛾兒雪柳”之眾、卻獨立在燈火闌珊處,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物件。
少年又何嘗不是在這紛紛擾擾中尋找著那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當最後一句唱詞落下,施夷冰抬起頭正好對上少年分外明亮的眼眸,她立刻雙頰緋紅,只聽少年道:
“曲唱完了,姑娘,該聽我講故事了。”
“嗯。”施夷冰嚶嚀一聲。
清秀少女見狀,不由警惕地望著葉玄:“喂,講故事歸講故事,別打我們家夷冰的注意。”
聞言,畫舫上幾位英俊高大的青年看著葉玄的目光也不善起來。
少年不以為意,用平靜地聲音開始敘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