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池先生的這一句話打擊到了不少原本不屑一顧的才子們,皆紛紛效仿之,往蘇府和古府遞上自己的作品。
蘇辰坐在書房裡看這些才子遞上來的作品,正在細細品讀,這一招讓他迅速的摸準平江府的才子到底多有才,真正有才的又有多少,但顯然這個數目令他很滿意。
喬寶瑩給蘇辰送吃點過來,就見他拿著一首詩已經看了好半晌了,她來到他的身邊,也朝那詩作看去,只見那詩下署名是吳江縣的一位秀才,此人名叫展東風。
“蘇辰。”
喬寶瑩溫柔的喚了一聲,蘇辰回過神來。
“這是吳江縣的一位秀才送上來的詩作,此人倒也不是很有才氣,只是我看到他的詩作讓我想起當年的我。”
喬寶瑩剛才也看了一眼,她雖然不會做詩,但好醜還是看得出來的,這人的詩詞的確普通了一點,但人家是一個秀才,還沒有中舉,再說還是吳江縣內,那兒本來就貧窮,百姓能有餘錢送出一位讀書郎出來,那也是非常難得的。
喬寶瑩忍不住為這位展秀才求情,“蘇辰,此人是吳江縣的,能讀書出來不容易,要不學院破例錄取如何?”
蘇辰沒有立即接話,顯然他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
“這一次二十個名額,是我跟古池先生商量好的,而且早已經向外說好,皆以才氣來排名,能者才能入學院,我若是破了這個例,會讓這些人生了想法,此事還當真不好辦,我派個人去一趟吳江縣,瞭解一下這位展秀才再說。”
喬寶瑩也覺得只能這樣了,畢竟他是平江府的知州,若是不能公平以待,這些便會說他藉著自己知州的名頭,說話出爾反爾。
蘇辰放下詩作,轉身看喬寶瑩做的吃食,喬寶瑩說道:“蘇辰,我算是撿到寶了,白九這孩子很好學,跟著我做了幾次飯菜,她便學會了,今個兒這個酥脆雞塊是她做的,你嘗嘗看,我感覺味道比我的還要好。”
蘇辰嘗了嘗,點了點頭,“這孩子也是吃過苦的,她要是學會你的廚藝,你以後也有人接收了,還可以閑一點。”
“做飯我沒有什麼問題,也並不覺得累,何況是做給你吃呢。”
夫妻兩人吃了飯後,蘇辰便將莫金派去吳江縣走一趟,把展東風此人查清楚。
第二日莫金匆匆趕了回來,查展東風的事,倒是簡單不過,一到了村裡頭一打探,就問出來了。
原來這個展東風是村裡頭的孤兒,小的時候還寄養在表姑家中,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所以他從小要幹很多的家務活,五六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八九歲的時候就懂得上碼頭上做苦力賺錢了。
如今的展東風也不過是十四歲的少年郎,卻考中了秀才,連村裡人都震驚了,都不知道這孩子怎麼識的字。
後來村長分析,可能是先前村裡開的私塾,這孩子每天砍柴都會呆在私塾外偷聽,有好幾次被夫人逮到,還告到了他姑媽耳中,不知打了多少回了。
可是這孩子從小好學,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一點就透,後來那夫子也不管他了,見他聰明,又如此好學,還曾送給他一套開蒙的書本,只是後來私塾沒有再開下去,村裡人窮得揭不開鍋,也沒有孩子上學了,夫人便離開了村子。
所以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學到的知識,最後還考中了秀才的?
這一下不只蘇辰好奇,連喬寶瑩都好奇了,總感覺這孩子真苦,比當年的蘇辰還要苦。
蘇辰又猶豫了兩日,最後他去了一趟古池先生的府上,沒多會,外頭就傳出風聲,蘇大人打算開門招弟子,開門弟子是吳江縣的一位秀才郎。
吳江縣有不少位秀才郎,那蘇大人到底招的哪位弟子?
喬寶瑩知道後,都忍不住笑了,想不到蘇辰會在平江府動了要招收弟子的想法,她自然也猜到了蘇辰想要招的誰了,必然是那位展東風秀才郎。
為此喬寶瑩事先按著莫金的口述,叫來裁縫給展秀才做衣裳,指不定這孩子拜師宴上就未必能有件像樣的衣裳來。
蘇辰的第一個弟子,喬寶瑩莫名的也激動起來,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似的,雖然他們生不出這麼大的孩子,但那種感覺掩都掩不住。
同時喬寶瑩又安排了府中東院靠湖邊的小樓,待展秀才來了,也不必住外頭了,就住在那小樓裡,那兒清近,既與主院隔得遠些,又與後院隔得遠,還能面臨湖邊,正好清靜的讀書。
蘇辰將這個訊息說出去後,他也喬裝成普通的才子去了一趟吳江縣,看到了展東風,那會兒展東風還不知道自己的一首詩作讓平江府知州大人起了收徒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