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更令人震驚的是,喬六和齊氏在趙家府門外看到了趙清風竟然有進趙家的門,而先前趙清風以謀害罪被關押了起來,沒想到林知縣這麼快就偷偷把人給放了。
據喬六觀察,趙清風來去皆是遮遮掩掩的,若不是先前喬六在蘇辰的書桌前看到了趙清風的畫相,也不會往這方面想,且趙府的人都不叫趙清風,並沒有亮出身份,見著的人都是點個頭便進去了。
喬六一開始覺得奇怪,後來仔細一看把人認出來了,再跟著趙清風回去的時候,發現也是趙家人,才證實了此人的身份。
喬寶瑩贊了一聲喬六觀察入微。
而此時齊氏也交上一物,便是畢成良給林知縣當師爺之時私下裡記的賬目,這些本是畢成良自保而留下的一點小手段,這次喬寶瑩要查林知縣,齊氏便勸自家夫君把賬簿交了出來。
喬寶瑩那叫一個高興的,連夜看了賬簿後,對林知縣前三年的事跡還是挺敬佩的,此人寒門出身,為官俸祿不夠,也沒有起半點貪心,寧願自己過得清貧。
只是賬簿最後幾頁卻是記錄了林知縣不知什麼時候得到的一筆來路不明的銀子,置辦了馬車,還修了縣衙,給他們這些屬下也置辦了衣裳以及筆墨,畢成良生了疑心,便一併記錄了下來。
這一個賬簿倒是可以證實一下喬寶瑩的猜測了。
當然這些東西自然不能證實這些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林知縣收受賄絡的證據,但喬寶瑩知道有個人可是疑心重的很。
於是喬寶瑩把這些日常登記的載成了小冊子,拿去了侯府,交到姚氏手中。
姚氏看了一眼,奇怪的問喬寶瑩,“九兒記下這些是打算有何用意?”
喬寶瑩說起了監察禦史莫道清,此人向來多疑,且上次考查林知縣後有了一些感觸,這個時候若是她把這小冊子私下裡寄給他,不知道他會不會親自平一趟,再像上次那樣,明察暗訪一番。“
姚氏聽後挑眉,生了興趣,“這些個禦史倒都是挺能說事兒的,當年先生也曾被他們參了一本,這些交給他們倒是最合適不過了。”
得了姚氏的肯定,喬寶瑩便把小冊子以侯府的名義送去京城莫道清的府邸,喬寶瑩是搞不清莫道清眼下在何方,使不得還在各地督察也說不定。
從京城裡一個來回,再等那東西送到莫道清手中,恐怕也是陽春三月了。
侯府書房內,蘇辰與陳意正在商議趙家最近的一批來路不明的糧食,居然拉去了嶺南。
蘇辰先前就知道趙家想往嶺南發展,做那海夷生意,可是一直苦於尋路無門,後被他一攪和,那邊的生意沒了,沒想到這次又拉了糧食過去,莫非那邊又有了動靜,重點是這批糧食是怎麼弄到手的?
蘇辰有心想在自己趕考前把趙家給擺平了,至少握住趙家的把柄,也能威懾他們不敢隨便動手,於是便叫陳意開始查這批糧食的出處。
這一查可不得了,當真是一發不可收拾,蘇辰一直以為趙家只不過生意有些投機取巧,與林知縣勾接,沒想到趙家還私佔了田地,把良田寫成荒地來繳稅,這豈不是偷稅漏稅的手段,難怪會有一批來路不明的糧食,原來出自這兒。
這些證據收集起來並不難,只是需要時間,陳意帶著人正在查詢證據。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喬寶瑩聽了姚氏的,打算陪著姚氏一同上雲通寺裡頭上上香。
正好雲通寺在那半山腰上,就進還能陪著姚氏一起踏踏青。
於是喬寶瑩首先想到的是到時可以到外頭野餐,便在小廚房裡做了不少糕點帶上,還自制了野餐墊。
三月出門踏青的權貴夫人也不少,兩人出門的時候便遇上了不少熟面孔,大家夥的便走到了一起。
在寺裡頭燒了香,喬寶瑩誠心的求了菩薩保佑蘇辰今年考試能夠順順利利的,希望今年蘇辰能一舉拿下,再也不要出么蛾子了。
燒了香,便跟著姚氏漫步在寺外山間小路上,桃花開得正盛,兩邊路旁傳來陣陣芳香。
走了一段路,喬寶瑩正與姚氏說著小故事,還算愜意,蘇辰帶著陳意騎馬趕來了。
喬寶瑩到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蘇辰學會了騎馬,這會兒坐在上頭,簡直是帥呆了。
蘇辰從馬背上跳下來,看到喬寶瑩那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她心裡頭在想著什麼,原本還不覺得什麼的,這會兒竟也有些驕傲起來,得小媳婦歡喜,比什麼都重要。
蘇辰把馬交到陳意手中,他上前向師娘行了禮。
“師娘出門本該相陪,可是近日事務纏身,忙到了這會兒,還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