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古中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和軍事家,執政期間輔佐秦孝公,積極推行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史稱“商鞅變法”,因大功於秦,被賜封商於十五邑,後人尊稱其為“商君”。
一幕畫面震驚了狄海,狄海看到,在自己人界黑色區域新增加的記憶裡,竟然出現了商鞅的身影,而自己儼然便是商鞅。
關於商鞅的這段歷史和經歷,狄海是在金山系堃星人界時,透過學習流傳到堃星的銀河系地球星的古中國歷史文化中瞭解到的,在狄海的心裡,商鞅一直就是他很敬佩的一個人,大凡敢於不畏權貴舊勢力、破局變法的人,無不是勇敢堅毅、具有大智慧之人,狄海自然佩服,然而令狄海匪夷所思的是,這片記憶裡的商鞅明明顯示就是狄海自己本人,準確一點說,是自己的輪迴轉世之身。
“我曾經輪迴到了銀河系地球星的上古中國戰國時代?商鞅就是我?”帶著大大的驚詫,狄海繼續瀏覽著一切。
大秦國都櫟陽,櫟陽宮。國君秦孝公正與一英俊青年相對而坐,面對威嚴的秦孝公,青年正侃侃而談。
這名談吐不俗的青年人正是商鞅,而這次見秦孝公已經是商鞅來秦後的第三次。
第一次商鞅見到秦孝公,談的治國方略是三皇五帝的仁道,仁者無敵、以仁道治國進而得民心、得天下,然而秦孝公卻認為在群雄割據、列強紛爭的戰亂年代,這一套早已過時,已成空妄之談,當場拂袖而去。
商鞅第二次面見秦孝公談的是王道治國,也就是周王室的治國之方,當時的戰國七雄均崇尚這種治國方略,只是秦孝公還是不以為然,這一套他秦國的歷代國君都懂,他秦孝公同樣不陌生,沒什麼新意,秦孝公耐著性子聽了一會還是搖搖頭走了。
於是便有了商鞅的這第三次見秦孝公,這一次商鞅談的是霸道,以霸道治國,而霸道的核心思想便是法治天下。
這從未聽說過的、仿若天方夜譚一般的奇談怪論,卻讓秦孝公瞬間睜大了眼睛,一雙眸子迸射出了極其火熱的光芒,只因法治天下的思想深深吸引了他,從此便開啟了商鞅法治秦國的新政之旅。
一座古老的城池門前,商鞅指揮一名健壯的兵士扛著一根長約三丈的木杆立在了門口廣場上,城牆上還貼有一張官府的告示,上面寫著,如果有人將這根木杆搬到千米之外的北門,便賞十金。
告示一出,圍觀者眾多,然而卻無人響應,只因這木杆細長,並不太重,只要是壯年男子便皆可輕易辦到,而當時的十金對於秦國的平民來說顯然是一筆鉅款,沒有人相信官府會兌現承諾,只因官府朝令夕改、早已失信於民。
“各位鄉民,難道就沒有人想要這黃澄澄的十金?連試一下都沒人敢嗎?”這一幕令商鞅很是驚訝,他萬萬沒想到秦國官府的信譽竟然墮落如此,蓋著朱漆大印的官府告示無一人相信。
商鞅此舉原本就是為了徙木立信,在即將頒佈新政法令前,要讓士民們相信秦國是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國家,從而教導所有臣民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度,不敢輕易違反,然而商鞅還是沒有料到,自己煞費苦心想出來的這一舉措效果這麼不理想,連嘗試一下的人都沒有。
“左庶長大人,要把這木杆子搬到北門去並不難,這裡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可不在少數,只是這麼容易的事就能得賞金十金?我們大家可都不信,平日裡官府失信的事還幹少了嗎?這一回該不是又把我們當猴耍吧,說不定哪位達官貴人正摟著小妾在城樓上看我們表演取樂子呢,大家說是不是呀?哈哈......”一名身高體壯的黑臉大漢笑哈哈的衝著大家說道,似乎曾經這樣的虧他吃過不少。
“哈哈......就是、就是,官府一向摳門得很,哪會這般容易就讓你我拿了這十金去?肯定是有人想要戲耍我們罷了,千萬不要上當受騙、被人當猴給耍了......”不少人附和著黑臉大漢的話,這使得商鞅變得非常的難堪起來。
“請大家不要喧譁,我商鞅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新的大秦律令即將頒佈,自頒佈之日起,必將嚴格依法辦事,絕不失信於民,今日便以這官府告示為證,不管是誰,只要按照這官府告示上面的要求做到了,絕對兌現承諾,賞十金,信我商鞅者,請上前一試......”商鞅大聲向眾人喊著,眼睛裡充滿著期盼,然而,失望再次浮現在他的臉上,因為還是沒有人動一下。
“五十金!各位鄉民,左庶長官印在此,我商鞅以左庶長之名義代表官府宣佈,現在賞金由十金增加到五十金,誰如果能將此木杆搬至北門,賞金五十,絕不食言,誰來一試?”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商鞅的一席話,頓時令人群騷動起來,只因五十金的誘惑實在太大,更何況,這位新任的左庶長大人看上去信誓旦旦的樣子,不像是在騙人,或許還真和往日那些魚肉百姓、喪德失信的官吏不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僅如此,商鞅已命兵士將五十金取來,黃澄澄的舉在了手裡。
“我來試試......”黑臉大漢猶豫再三,終於咬咬牙走上前去,扛起了木杆子。
最終的結果正如史書上所記載的,黑臉大漢得到了那五十金賞金,從此商鞅便為秦國官府樹立了威信,新政得以很快實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