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安然會阻止這個事發生,並提醒三皇子的未婚妻家裡注意防範。
只要他們防範了,發現是三皇子或秦箜篌搞事,最後肯定會遭到他們的報復。
而之前安然說了,皇帝給三皇子指的親事,很不錯的。
這樣一個有勢力的人,報復三皇子或秦箜篌,估計要讓他們喝一壺的。
其實就是皇帝的死,安然覺得都有蹊蹺。
皇帝本來身體還算不錯的,怎麼就在立三皇子為太子後,三皇子未婚妻出了事,準備再給他指門親事的時候,說死就突然死了呢?
安然覺得,這事跟三皇子和秦箜篌,只怕也脫不了干係。
無論三皇子,還是秦箜篌都知道,只要皇帝不死,他始終會給三皇子賜婚的,沒了之前的未婚妻,還會有新的未婚妻出來,而他們,總不能一直解決未婚妻。
要想徹底解決這個事,讓皇帝死了,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而且皇帝死了,三皇子就能做皇帝了,到時,他成了皇帝,想娶秦箜篌,阻力就要小多了。
從既得利益這方面考慮,皇帝死了,對三皇子和秦箜篌最有利,所以安然覺得,皇帝的死,很突兀。
到底是三皇子下的手,還是秦箜篌下的手,又或者,兩人一起下的手,還未可知。
皇帝要知道,自己會死在他們手上,還會喜歡三皇子這個兒子,最想立他為太子嗎?肯定不會,畢竟皇帝再喜歡王淑妃和三皇子,他最先喜歡的,也是自己。
只是可笑的是,他害了那麼多無辜的人,最終卻極有可能,是被他最愛的人背刺的。
不說將來的事,只說當下。
安然說的不錯,皇帝給三皇子賜的婚,的確比二皇子更好。
皇帝大概是想給三皇子鋪路,也對他放心,不怕他妻族勢力大,對他不利,所以賜婚的物件,條件很好。
這時候安然這樣問,便將太子再次問的一怔了,這次,他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畢竟按理來說,的確啊,既然最喜歡孫貴妃,為什麼給老二指的婚,還沒老三好呢?
按理,老二和老三,將來都是閒王,既然如此,就該給兩人指一門好婚,將來就算當閒王,靠著岳家,在京中也很有地位。
結果,父皇這麼喜歡孫貴妃,給老二指的親事,卻不如老三,這說不過去啊,是有點古怪。
安然看太子被問住了,發現這點不對勁了,當下就不再說了。
有些時候,跟聰明人說話,點撥只要稍稍說兩句就行了,之後他發現不對勁,就能自己觀察,自己調查了。
相信自己這次這樣問了後,太子會因發現不對勁,進而注意皇帝和王淑妃、孫貴妃等人情況的,只要注意到了,太子遲早有一天,會像自己一樣,發現皇帝和王淑妃之間的不對勁的,到時,太子應該能發現,自己儲位不穩的事,肯定會想辦法應付的吧。
兩人一路無話,回到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