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天色剛亮,鬼營便對越國展開了不宣之戰。書書網 更新最快
雖然因為國內有所混亂,越國政府對於撾國行動計劃已取消,但對於強勢的施毅,還是有所謹惕的。
可最終卻依然無法阻擋得住鬼營的進攻。
早上七點左右,鬼營便已經向越國境內推進了百里,這個訊息一經傳遞上去,高層頓時便震怒不已。
莫不是真以為病虎非虎了嗎?
這個時候面對華夏,他們或許敢怒不敢言;但在他們眼中,憑藉運氣覆滅撾國的傢伙,根本就不值得太過忌憚了。
所以,針對鬼營的行動,越國高層便僅僅只是隨意調遣了已裝備上弓弩的三支主力師前去解決。
三師總兵力,已近三萬人,對付不足萬的入侵者,已是卓卓有餘。
三萬軍隊,對於全國正規總兵力為五十萬,再加上預備役以及公安軍等等可達一百三十萬的越國而言,只是九牛一毛的實力罷了,並不算什麼。
從此處,便可知曉,哪怕已經得知撾國被滅,越國高層也根本就沒有把覆滅撾國的鬼營放在眼裡!
在認為對入侵者做出了周全應對之後,越國高層們轉過頭就去處理國內的混亂了。
面對國內的混亂,越國高層就不能像應對鬼營一般了。
屠殺、強制鎮壓等等,越國高層根本就不敢用。
作為高層,對於政治的運用以及謹慎,已經成為了束縛他們手腳的鎖鏈。
於他們而言,國內的混亂其實只是小事,如何應對才是大事。
他們顧忌的,是混亂平息之後的後賬。
若不是有著這個顧忌,幾十萬大軍一出,不出三天就可以壓下全國的混亂了,根本就不需要這般焦頭爛額。
說得再多,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的擔當不夠,氣魄不行。
不僅僅只是他們,全球不少國家的領導人皆是這一般。換做是建立國家的那批元勳,就絕對敢於下達**的命令。
正是因為越國高層魄力不足,企圖透過較為溫婉的手段解決國內暴亂,才致使了國內暴徒的持續反抗。
在如此情形之下,整個局勢對於越國境內的華人而言,就更為糟糕了。
對於華人,越國人是十分憎恨的。
這與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有關。
在越國新生代接受的國家教育之中,關於上世紀的華越戰爭,越國其實是處於受害者地位的。
按照越國教科書上所言:“在上世紀的一x七九年,華夏為了轉嫁他們的國內矛盾,便公然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侵越戰爭’。
作為無恥的侵略者,華夏卻至今不願承認這是一場不義的侵略戰爭。
而且,在華夏的教科書上,這場戰爭基本被完全的抹去!在其正統的歷史書中,這場戰爭還被描述成‘對越自衛反擊’戰而一筆代過。
為此,他們還修築了侵越戰犯的陵園,至今還把這場戰爭的罪犯供奉為國家英雄來祭典,全無虔悔之心,他們甚至拍攝許多電影明目張膽地美化這場侵略戰爭。公然將侵略越南的戰犯描繪成“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