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崇禎”穿越前的學者素養,那種沉穩的心性,漸漸復甦,影響著此時的他,很快就壓下了心中的怒火,調整好心態,長呼了一口氣之後,臉上再次恢復了平靜。
“皇上...”
聽到動靜,張彝憲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剛吐出兩個字,就被崇禎給打斷了。
“宋獻策到了沒有?”
“啟稟皇上,宋大人已經到了,就在宮外候著呢,內臣這就要彙報....”
“好了,不要說這些廢話,快讓宋獻策進來....”
“是,皇上。”
不久之後,只有一米五多高的宋獻策,出現在了崇禎的對面,手裡就捧著那本賬冊,快速瀏覽著,不消片刻,就將其中的內容開了一個大概。
“啟稟皇上,江南士紳的賦稅,每年只有幾十、數百兩,除了老百姓之外,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只要是一個稍有權勢之人,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一些,皇上您不必動怒,此乃歷代遺留下的問題,並非聖上您之責......”
聽著宋獻策的寬慰之言,崇禎的心中一動,不禁想通了一件事情,明末之時,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萌芽,卻未像西方那般,快速演變為資本社會,為後來者韃子朝廷所扼殺。
凡是有因有果。
原因很簡單,從明朝的教訓中,尤其是明末時期,所謂的江南士紳和商人無異,每年繳納的稅費卻只有寥寥數十兩、幾百兩,朝廷財政匱乏,缺錢發軍餉,缺錢賑災,然而,那些士紳們卻是富得流油,當朝者卻沒有撈到一點好處。
作為繼任者,滿清又豈能不吸取教訓?
所以,也有了後來的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滿清極力效仿明朝時期的殺雞取卵做法,不僅不重視商業,還頻頻搞破壞,抑制商業的發展。
因此,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何消失的那麼快?為何沒有發展成資本主義社會?
“好了,宋獻策,不用安慰朕,之所以找你前來,不是說這些有的沒的,為得就是,如何將江南士紳的賦稅收上來,增加朝廷的持續性財政收入,而又不至於造成大的動盪?你有沒有好的辦法?”
“嗯...”
宋獻策的戛然而止,面露沉吟之色,神色凝重無比,片刻之後,這才緩緩地沉聲道:“皇上,說白一點,那些所謂的江南士紳,以微臣之見,今時今日,他們已經與商人無異?”
“因此,對於這些人而言,更加註重於個人的私利,枉顧大義,淡漠了對朝廷的忠心,一心只有,儘可能地為自己斂財,將其形容為‘鐵公雞’,也不為過,所以,以他們的貪婪性格,要想從他們的手裡順利地徵繳賦稅,和剜他們的肉差不多,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