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次大家也都願意參與討論。包括今天跑來這麼多人旁聽,也是這個原因。
大家想知道答案。
齊磊,“既然大夥兒都好奇,那咱們今天,可以講一講。”
“不過,我想換種方式,不是由我來告訴你們答案,而是我講一些別的事情,你們從中尋找一些思路,自己找到答案。“
大夥兒一聽,自無不可,倒是挺新鮮的。
齊磊,“那講點什麼不相干的呢?“
“不妨將視野這個問題展開來講。”
“聊聊如何在拉高視野著眼全域性的位置,找到獨特的關注點。“
同學們不由一愣,獨特的關注點?這和他們心裡的疑問有關係嗎?
而廖凡義他們則是放慢了吃飯的速度,陷入了沉思。
穆正明更是笑了,“這個有點意思。“
只聞齊磊,“怎麼?是不是有點迷糊?不明所以?“
拔高聲調,“告訴你們!很重要的!“
“二戰時期,知道米國獲取德軍情報,除了特工之外,還有誰嗎?“
“數學家!
“知道數學家怎麼獲取德國情報嗎?“
“從德國人的報紙上!“
“他們透過從公開的新聞媒體和不相干的報道中尋找數學規律和邏輯線索,就可以分析出德國的工業情況,甚至戰略重心。"
“所以說,開啟不同的思路,尋找不同的視角,並不是靈光一閃的偶然,也可以是一種本能。“
齊磊:“剛剛童璐已經大概說明了情況,我認為你們的視野已經很開闊了。
“可是,僅僅開闊是沒有用的,你們還是把目光過於集中,導致即便可以縱觀全域性,也很容易忽略諸多細節,從而放棄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量。”
眾人皺眉疑惑,還是忽略了細節?
有人發問,“小齊導員,能說說我們忽略了哪些細節嗎?
齊磊笑了,“這些細節,我留給你們自己去尋找,我只給你們一些提示。“
“抗米援C!“
眾人,“???
抗米援C?和當下有什麼關係嗎?
齊磊,“那場戰爭的意義和影響,估計你們能說出一大堆來吧?“
“誰能給我羅列一下?“
這個問題並不難,課堂上都聽過不少。
底下的同學也很踴躍,沒一會兒工夫,就列舉出不少。
什麼打出國威,奠定了幾十年的和平基礎啊!
什麼借朝鮮作為戰略緩衝,避免東三省暴露在炮口之下啊!
什麼贏得了國際地位之類。
基本把主流答案闡述了一遍,沒什麼遺漏。
但是,大夥兒說完,齊磊卻提到了一個同學們完全沒有想到的視角,或者說細節。
“工業!”
“工業?”
廖凡義他們都豎起耳朵,這個說法,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