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並不如西方諸國想象的這麼糟糕,什麼一旦激怒他就會讓戰爭升級,這純粹被打怕的西方自己在嚇唬自己。他現在根本沒有本事讓五百萬大軍跨過珈藍山脈,掀起最終的決戰,能做的話他早就做了,因為不管是時間還是國力,都不允許他怎麼做。
西方元氣大傷,珈藍帝國同樣也是百廢待興。
想要調集超過五百萬的軍隊進行遠征,所消耗的資源可是天文數字,原帝國國庫中剩下的那點錢,還不夠戰後的重建工作,窮兵黷武可沒有什麼好下場。
因此維迦現在在做一個嘗試。
嘗試拿下巴亞公國,再反過來利用巴亞公國的現成班底,在西方穩住腳跟,這樣說不定就可以在冬天強行保住地盤。來年春末冰雪消融,東方要入侵西方,也就有了直接的跳板,不會受到珈藍山脈這個天塹的阻礙。
這一次西征。
實際上對於巴亞公國的憤怒只是其中之一。
畢竟維迦憤怒歸憤怒,他還不會讓憤怒壓下自己的理智。
因此借雞下蛋,這才是維迦不為人知的真正目的。
不管西方還是珈藍國內,都不曾知道,維迦想的是借雞下蛋,不僅要滅了巴亞公國,還要拿走巴亞公國花費幾年時間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套班底。
當然,這麼做其中的困難不言而喻。
第一他不能派出太過龐大的軍隊,軍隊一多,就會引起西方的警覺。
西方全體參戰,這個想法就成為了天方夜譚。
第二他必須抓緊時間。
留給維迦的時間只有4個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如果沒有能拿下巴亞公國,他只能被迫退回東方,將聖龍大行省拱手相讓,強行呆在西方,大機率會遭受到群狼的圍攻。
一旦時間拖過來年。
恢復一些元氣的諸國,可不會像這一次對於維迦佔領聖龍國的地盤置之不理,到時候必然是圍繞珈藍山脈這道天塹阻擊珈藍軍,讓珈藍軍單越過山脈就蛻個三層皮。
因此成敗在此一舉。
四個月時間是維迦的死線,成則來年一統西方的成功率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維迦並不敢保證會勝利,他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勝利了固然喜悅,無功而返就當發洩發洩自己的怒火,噁心一下巴亞公國,倒也沒有什麼損失。
這便是佔據戰爭主動權的好處。
不同於巴亞公國贏了不賺,輸了就一無所有。對於維迦來說,贏了可以說一本萬利,輸了也無關緊要,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勢力,總是可以為所欲為。
越過邊境線,站在制高點上。
維迦眺望他的第一個目標——
巴亞公國東北方重城,黎明之城,聖塞蒙西。
黎明之城位於珈藍山脈附近,是珈藍山脈的關卡城市之一,也是巴亞公國的邊境核心戰略點,同時作為西方最早迎接朝陽的地方,被命名為黎明之城,它象徵的是‘曙光與希望’。
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
維迦最終選擇了這座城市作為自己的突破點,其意義已經再明顯不過——
埋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