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維迦猜測的那樣。
現在卡列尼城王國和帝國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王國一方几乎每一天都派出大規模部隊向前推進戰線,但是帝國一方卻千方百計拖延王國的戰線推進,同時在夜間派出遊擊部隊進行騷擾作戰。
這樣的戰爭持續了整整半個月。
在半個月之後,不管是帝國還是王國軍隊都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王國終於有些堅持不住這種白加黑的騷擾作戰,敵人由於對地形極其熟悉,讓他們推進戰線變得困難重重,現在就算是用人數堆都不一定堆的上去。
帝國一方雖然佔據地利,但是被打到家門口,所承受的壓力絕對不低於王國軍,現在軍中已經出現了消極悲觀的情緒,這嚴重影響到了接連不斷高強度的作戰。
但是現在可以看到的是——
勝利的天平漸漸朝著帝國一方傾倒。
城市作戰在一定程度相當依賴主場因素,再加上卡列尼民眾偏向帝國,這就是說戰爭三大因素天時地利人和,帝國足足佔據了最重要的地利和人和。
因此戰爭僵持到現在,已經可以分出勝負了。
帝國軍退無可退,前方有王國軍,後方的退路已經被維迦斷掉。
現在留給帝國軍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背水一戰,所以這場戰爭要想打上一個結束的標籤的話,那麼就必須由王國做出妥協。
王國會妥協嗎?
國王諾德里安拖著疲憊的面容,在會議上發出了詢問:“請問諸位,這場戰爭接下來究竟該如何去打?我已經無計可施。”
連聲音都帶著濃濃的倦意。
諾德里安這半個月被帝國軍逼到了絕境。
在他的觀念中,攻破了城市四門不就等於直接拿下了城市嗎?
為何在這種情況下,帝國居然可以打出如此出色的反擊戰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王國軍是作為劣勢方而存在,帝國軍才是佔據戰爭主動權的一方。
當然。
這並不是說王國沒有吸取上一次卡列尼城失利的教訓。
他們將上一次卡列尼的翻盤歸結到維迦個人的身上,是維迦這個萬年難得一遇的指揮天才硬生生盤活了整盤棋,但是他確實沒有想到,值此危難之際,帝國軍中一個名不經傳的指揮官克里曼斯·奧利弗忽然站了出來,將他們再次牽制在這裡動彈不得。
“終歸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上將坦尼爾的目光和國王一樣,也是黯淡無光,在軍事指揮上,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才能比不上維迦,同樣也比不上福斯特那個老傢伙。
上次巨龍之城一戰被翻盤就不提了。
這一次卡列尼之戰,王國傾盡全力,卻像上一次戰爭福斯特利用維迦收回卡列尼一樣,現在悲劇重新上演,一切計劃都被福斯特安插的一枚暗棋給破解。
這神之一手,直接讓王國二入卡列尼而不可得。
卡列尼,真的是永不陷落之城嗎?
因此在沒有人敢說話之際,坦尼爾站出來直言不諱:“啟稟陛下,下官認為這場戰爭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與其在城中乾耗著,不如撤軍吧。”
“在佔據四個環城區的情況下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