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名字叫做勒比爾·納爾森。
他曾經是帝國最年輕的將領,年僅29歲就坐上少將之位。
他曾經是帝國最具天才的指揮官,在帝國西部的部落戰爭中斬獲了巨大的功績,最終讓帝國獲得了非常穩定的內部環境,因此得以晉升少將軍銜。
他曾經是帝國的明日之星,達官顯貴的座上賓。
他曾經還是帝國高層的話題人物,得到過元首最大的肯定。
……
但遺憾的是,這些只是曾經。
自從維迦如彗星般崛起,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中,上升到聯合王國戰爭威脅榜第一,被王國視為最大敵人的那一刻起,一切都被改變。
他的榮耀、輝煌、功績……成為了曾經。
現在維迦是帝國最年輕的將領,同時是最具才能的指揮官,又被譽為帝國的明日之星,還是帝國高層的話題人物,連元首都自嘆不如。
再論起功績。
他撐死了只在帝國內部小打小鬧,而維迦卻已經在國際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這讓勒比爾感到無比的憋屈。
他認為維迦只不過運氣好了一點,抓住了一夜成名的機會而已。
當時的情況若是將他派往王朝,那麼現在他已經成為了最具話題的人物,維迦的功績和榮耀都將屬於他,畢竟區區王國和王朝,無論怎麼打都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取戰爭的勝利吧。
因此對於維迦,他內心充滿著嫉妒。
正是年少氣盛,這一次打聽到帝國將要對王朝西岸動手,勒比爾便迫不及待遞交調任申請書,親自參與了艾斯卡爾組織的軍隊,打算以此為契機證明自己比維迦更具才華。
但是——
事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首先剛到王朝的領土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嫉妒已久的維迦。
其次他雖然分配有一支1.5萬人的陸軍師團,但是基本沒有他出場的機會,而他卻打聽到維迦統領30萬大軍和敵人在下游地區展開拉鋸作戰。
就連總指揮官艾斯卡爾本人,也直言不諱這一戰最大的功臣就是維迦,並且明言要將中將推薦資格給維迦,讓他連跳二級。
這樣下去還有他什麼事情?
不過上天在這個時候似乎眷顧了他。
首先維迦偷襲失敗,損失1.5萬精銳士兵,這是第一個可以做文章的點。
其次,維迦沒有拖延住西岸軍,讓西岸軍偷偷回防上游坑了他們一把,讓他們損失了整整20萬計程車兵,就連他的本部也損失了兩個團,這是第二個可利用的點。
最後,維迦沒有及時拿下頓布大城,而是等他們再損失了5萬士兵後,才慢慢悠悠的入主頓布大城,這怎麼看都像是有意讓西岸軍削弱他們軍力。
綜合三點,勒比爾首先發難。
當然這一次發難並不是勒比爾真的懷疑維迦背叛了帝國,其主要目的是削弱維迦的功績,無論如何不能讓維迦晉升中將。
要是維迦晉升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