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來說應該是99%的上位者都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
即便得知自己無力迴天,也絕對會拼盡全力一搏,自己不好過,也絕對不讓敵人好過。
“不能辜負凱亞的一番好意啊。”
維迦將第二封信小心翼翼的收好,因為這封信上詳細介紹了伏擊戰的細節。
這些細節也直接讓維迦得知了帝國軍現階段整體的準確實力,對於維迦這個在下游地區,情報嚴重不足的人來說至關重要,畢竟滅了西岸之後,他接下來的敵人就是帝國。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有了這一封信件,維迦起碼對帝國軍的整體實力有了一個基本的印象。
看完了兩封信,對戰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後。
維迦在第二天帶領主力軍30萬,協同50艘戰爭飛艇編隊,同時向岡蒂聖城正對面的月息城掀起了正面戰爭,維迦要以最短時間的內長驅直入頓布大城。
正面戰是最省心省力的戰爭。
維迦要做的只要排列合理的陣型,然後一股腦的朝著月息城進攻就行。
這種無聊的戰爭,百分之九十九的高階將領都能夠勝任,而且實際上,對於這些中規中矩的常規戰,維迦指揮的甚至沒有那些高階將領來的漂亮。
畢竟他們是科班出身。
而維迦只是個連軍校都沒有讀完就提前畢業的一級生,在畢業之後也沒有聽從提爾斯的教誨自學那些高階軍官教材。這就直接導致維迦指揮這種陣型戰、常規戰,可能不如其他人。
拿下月息城的速度很快。
因為這個城市只有幾千的西岸軍隊在駐守,所有主力已經全部被調往上游,這種情況下自然很難抵擋的住維迦配置了航空部隊的30萬大軍。
不僅僅月息城。
中游的大部分城市都處於空虛的狀態,維迦一路打下來,敵軍幾乎望風而逃,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夠形成有效的阻擊力度。
也正因如此。
維迦在一星期後,已經帶著30萬大軍兵臨頓布城下,現在城中僅僅只有一萬多的預備役,連高階武力都配不齊,沒有充足的高階武力,那些高階防禦工事自然無法開啟。
這個時候。
維迦想要拿下頓布大城,只需要大概兩天時間就足夠。
但是維迦並沒有這麼做,他將軍隊開到頓布大城附近後,直接停止了對頓布大城的進攻。
他在等待。
等待著對帝國窮追不捨的西岸軍跟帝國決一死戰,對帝國軍的整體實力進行二次削弱,因此他若是在這個時候拿下頓布大城,很有可能讓西岸軍軍心渙散,不戰自潰,這樣就達不到再一次削弱帝國軍的目的。
所謂物盡其用。
雖然他不是萬惡的資本家,但是也明白員工就是用來壓榨的道理。
作為“盟友”,當然要“設身處地”的為凱亞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