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何看出維迦的心態崩壞?
在卡夫因看來,當維迦開始強行造橋就是心態崩壞的表現。
這個時候他只需要將主力部隊全部開往前線,在維迦造橋的同時進行一定程度上騷擾,讓維迦的心態持續崩壞,然後等維迦喜出望外的看到橋樑製造完成會發生什麼?
早就在這邊嚴陣以待的主力部隊將會發動總攻。
我軍以逸待勞,而維迦的軍隊在損失了大量兵力總算製造好橋樑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可能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他也將不費吹灰之力後發制人、一戰而勝。
這就是不破之陣的戰術思維。
防守方,一般被預設為被動方,但是卡夫因卻顛覆這種思維,他從帶兵打仗第一天就認為,防守方並不是被動方,而恰恰是戰爭中的主動方。
“命令。”
卡夫因大手一揮,貫徹著自己的戰術思維:“全軍開拔,指揮部移至最前線,城中留下兩個連隊駐守即可,不需要配置魔法師和職業者,我們要一戰而勝!”
遙遙相對。
維迦和卡夫因均將指揮部移到了最前線。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月中,維迦的部隊開始造橋,期間自然免不了卡夫因的騷擾作戰,但是維迦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勢,卡夫因暫時不想在前期投入太多兵力,因此只稍微抵抗。
你來我往。
雙方這一糾結就糾結了整整半個月,由於在造橋的同時還要防止襲擊,維迦的部隊損失慘重,雙方空中部隊已經打的全軍覆沒,現在純粹就是魔法師以及職業者間的較量。
“勝利女神在微笑。”
在第15天傍晚,卡夫因看著完工一半的橋樑說道:“再過半個月,只要再半個月,就可以將這場玩笑般的戰爭結束,區區一個1級生,還想一步登天?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卡夫因在第二天開始下令騷擾的火力升級,儘可能削弱維迦的部隊。
這就是卡夫因對人心的把控程度。
若是騷擾作戰的火力升級過早,那麼獵物就會因為一下子被打怕,而放棄繼續修建橋樑,這樣難保獵物忽然間想出什麼奇謀詭計,因此這就需要引導——
引導維迦朝著他願意看到的結局前進。
他先讓維迦舒坦半個月,這樣有利於維迦堅定造橋的行動是正確的,然後等維迦的橋樑修建到一半再加強火力,那麼已經上了賊船的維迦會及時止損嗎?
已經孤注一擲的賭徒怎麼會善罷干休。
眼看成功近在眼前,心態已經崩壞的維迦必然會孤注一擲,投入更多的兵力來掩護橋樑工程的完工,按照卡夫因的推測,後半階段維迦要多損失前半階段至少3倍的兵力。
這種情況下,他焉有不勝之理?
若是一般將領,只怕已經著了卡夫因的道。
可惜維迦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將橋樑給造起來,他這麼做的原因只是迷惑卡夫因,讓卡夫因將全部注意力放在這最前線,而忽略他主力部隊的動向以及後方的防禦。
“報告,1旅、2旅已經安全到達目的地。”
“看來是時候收網了。”
“命令!”
維迦冷冷一笑,下達了最終命令:“1旅、2旅兩天後發動進攻,6團即刻阻留河水,3旅停止橋樑製造工作,並且追擊陣型展開。”
“我要讓卡夫因·達爾伯格少將知道——”
維迦將沙盤上卡夫因的“王”棋直接捏碎:“在這場戰爭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