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御駕親征確實有士氣加成,但此時的坦尼爾寧可不要這個國王御駕親征,而且歸根結底他為何要嘴賤答應這種榮耀歸於國王,黑鍋永遠他背的戰爭?
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現在他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趕鴨子上架,強行進攻卡列尼城。
————
卡列尼山脈附近。
剛剛帶領軍隊離開冰火之城,朝著卡列尼城行進的維迦收到了一條來自王國的信件。
這個信件由國王發出。
信件上主要說王國要在明天晚上發動進攻,並且國王諾德里安自信滿滿可以一夜之間淪陷卡列尼城,三天後他們便在卡列尼城迎接維迦的到來。
“這便是王國的高傲嗎?”
維迦呵呵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戲謔。
此時的王國就像一個自命不凡的貴族向他炫耀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王國的這一舉動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單純的向維迦秀一秀肌肉,並且以此來嘲笑維迦因為太過膽小,自願放棄擔任先鋒軍的位置,現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佔盡好處。
卡列尼是兵家必爭之地。
毫不誇張的說,誰能夠得到卡列尼城,誰就掌握了在帝國北方的主動權,進可鯨吞帝國北方,威脅世界級的交通樞紐羅普斯城,退可建立防線,抵禦百萬之師。
王國一旦拿下卡列尼城。
那麼完全可以預想,他們將再度複製此前的神話,將帝國北方百萬公里的領土收入囊中,而且以王國這一次傾巢而出,帝國負面受敵的情況來推測,羅普斯城恐怕也保不住。
也就是說。
卡列尼之戰以王國勝利為告終的話,那麼帝國北方將全部被王國取得,維迦這個後來者再難拿到一星半點的好處,這便是作為先鋒軍的好處。
不過維迦並未慌張。
他甚至不緊不慢的朝著一名士兵說道:“王國軍這一次的指揮官是誰?”
“總指揮是國王諾德里安,參謀團為王國皇家智囊團。”
“哈哈哈,王國此戰必敗。”
維迦的臉上盡是嘲諷:“傳令下去,全軍緩慢行軍,將原計劃到達卡列尼的時間往後拖延兩天,我想那個時候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一出好戲。”
“是,親王殿下。”
維迦目送士兵遠去,他此刻已經預見了這場戰爭的結局。
為何可以這麼說?
需要知道,總指揮官是國王諾德里安,而聯合王國的國王本就是戰爭門外漢。
讓一個業餘人員去幹涉業內軍官?
這可和自尋死路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或許有人會問,這不是有皇家智囊團為國王出謀劃策嗎?
維迦承認,不管哪個國家的智囊團都有那麼兩把刷子,在對大方向的把控和戰術的制定上都具備相當強的實力,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他們沒有一個人上過戰場。
空有理論,只會紙上談兵是不夠的。
智囊團成員的策略如果沒有將軍們臨機應變的使用,那麼就會顯得很僵硬。
一旦戰術使用過於僵硬,即便是超越時代的戰術也會變成四不像,這也是指揮官間流傳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因所在,細節往往決定著戰爭的成敗。
空有戰略方向,而沒有細節的王國這一戰有勝算嗎?
很遺憾在維迦的眼中沒有一星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