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星球的編號是:202506879……”
寧孑話還沒說完,小男孩便開始搶答:“我知道,爸爸,代表這顆星星是我們華夏發現的,2025代表是2025年發現的!”
“嗯……對,不過我今天要跟你說的是……”
“但是爸爸,這顆星星好小哦,它怎麼這麼小呢?”
“額……”
“對了,爸爸,那顆星星就是火星對吧?”小男孩開始在螢幕上用小手亂點。
“嗯。”
“那你為什麼要把我們跟著的彗星趕到火星上去呢?我聽老師說每顆星星都有生命的,如果把彗星趕到火星上,它們如果撞在一起不會疼嗎?”
“這個問題……誰跟你說的星星是有生命的?”
“朱老師啊?她跟我們講過星星的故事。”
“嗯,這是一種文科生的思維,是把沒有生命的東西擬人化……”
“啊?爸爸,那什麼是文科生思維啊?什麼又叫擬人化?”
“文科思維就是……算了,你跟三月去玩吧。”
“好耶!”
寧孑終究還是放棄了,他是舉世知名的大數學家、大科學家又怎麼樣?
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不專業就是不專業。
三年級小朋友不斷蹦出的問題,足以消耗掉他積攢了一夜準備好的耐心。然後陷入認知障礙。
其實承認自己的孩子沒那麼優秀也沒那麼難,不過有一說一,寧孑覺得小朋友這基因大機率是隨媽。
嗯,好在路小雅從不否認這一點。
看著小傢伙抱起一臉絕望的小貓,小手在貓頭上不停揉捏的畫面,心情莫名就好了許多。
這次來執行火星環境改造任務,之所以會把路小雅跟小傢伙帶上,尤其是不顧雙方家裡老人的反對把小寧傑給帶上,就是想帶這孩子見見世面,最好能在這種太空的環境下培養孩子對星空的好奇心。
寧孑堅信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就像他小時候雖然沒人管,但成績一直不錯,還真不是因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能早早意識到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純粹因為他對那些理科知識非常好奇,所以學習能讓他心無旁騖,甚至可以說解開一道難題,都是種幸福。
但顯然他這套在兒子身上吃癟了。
小朋友除了上船第一週表現出了對太空的無限興趣之外,之後便對外界完全喪失了任何興致。只覺得太空當初空空蕩蕩的,還沒有學校熱鬧,甚至開始後悔跟爸爸上船玩了。
這跟夸父號的定位有關。夸父號取自誇父追日這個成語,跟吳剛號跟女媧號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是艘純科研性質的任務船,船上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保障外,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只有諸多的倉庫、自動生產線跟實驗室。
這些東西對一個還差一個月才九歲的孩子來說顯然沒什麼吸引力。再加上寧孑大多數時候都很忙,只有媽媽跟一隻小貓陪伴,沒在船上造反就已經
是的,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了,但三月依然是小貓。當然在他人的眼中此貓非彼貓,他人也包括了路小雅。就在去年,老邁的三月“故去”了,當時一家人,尤其是小寧傑還傷心了好一陣。
於是沒幾天寧孑又帶了一隻年輕的小貓,依然取名“三月”,家裡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反正三月本來就是最為普通的田園小橘貓,基本上只要稍微改下毛色,其他地方就算跟之前的三月很像也沒人會多想。
沒辦法,三月的確是很沒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