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最近有些發現,想在天文高階論壇開啟之前,在實驗室做些簡單的驗證。”
“額,那你跟陳老闆說過沒?你是不知道,你夏天時候去晶片實驗室閉關的時候,陳老闆恨不得一天能找我三次,那個時候我們還只是朋友,現在你過去了,要不理他,天知道他能一天做出什麼。”路小雅極盡誇張的說道。
語氣中有澹澹的不捨。
畢竟正是新婚燕爾、食髓知味的時候,而且路小雅本就喜歡熱鬧,寧孑這一閉關就是近一個月,想著一個月的時間只能一個人吃飯,每天晚上回家也沒人陪了,便覺得煩悶。
“走的時候我會跟陳校長說的。對了,我明天跟堂姐說一聲,等雨霖期末考試之後,讓她跟雨霖都過來住一段時間,免得你一個人呆在家裡無聊。”
“額……那她們沒來之前我能讓秋嫻姐過來跟我一起住一段時間嗎?”
“翟秋嫻?哦,當然可以。讓她住過來吧,你要是還覺得一個人孤單了,也可以讓你爸媽過來陪你段時間。”寧孑點了點頭,答道。
“沒事,有秋嫻姐跟寧曉、雨霖陪我足夠了。”路小雅喜笑顏開道。
……
對於路小雅來說,寧孑要去閉關只是一段時間不能見面而已。
但當寧孑跟陳永剛交代了這件事之後,訊息傳出去之後,大家的看法可就不太一樣了。
用三月的分析便是人性中都會有一個期待效應在裡面。
比如寧孑第一次閉關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然後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晶片結構跟生產製造方法,提振了華夏整體的半導體發展信心。網際網路上已經把這個故事神奇化了,那麼當他第二次閉關,會更加引發人們的期待效應。
即便做出來的東西讓人大跌眼鏡,絕大多數人會自行在腦海裡補足這種新理論、或者新材料背後的科研故事。
這就是沒事閉閉關的好處了。只要閉關的次數夠多的,等到未來,只要他提出要閉關,人們在心理上就會主動開始期待,哪怕拿出來的東西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人們都不會大驚小怪。直接把不合理變得合理。
“寧孑閉關做出來的成績嘛……你懂的!”
當然除此之外,即便只是第二次閉關,也讓許多人開始期待。
不少人收到訊息之後,直接打電話問寧孑這次閉關又是要做些什麼試驗,要得到一個什麼結果。
不過這些都被寧孑應付過去了。
按照三月的計劃,這次閉關有兩個重要目的,第一是透過試驗資料對量子物理的基礎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正,為了證明這個理論,順帶產物是在實驗室生產出幾克反重力材料。
這些都屬於人類告別地球,開始進入太空領域最基礎的東西。
稍微脫離了那麼一點點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水平,屬於在成功之前,先說出去,會讓外界懷疑寧孑腦子是不是已經瓦特掉那種;而成功之後,真的拿出來展示給世界,又屬於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都配不上這種科學發現那種等級的成果。
本來這依然是起碼五年之後才應該按部就班做出來的東西,但寧孑的一系列發現讓三月這樣的人工智慧都開始表現出“焦急”的情緒。當然用“焦急”來形容三月可能也不太準確,或者可以說經過多條件的數學模型顯示,已經到來把這些新東西丟擲來讓所有人接受的時候。
畢竟三月制定的計劃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不停修改的。
對此,寧孑也沒什麼意見。
對於一位科學家而言,能去探詢宇宙的真相,甚至帶著愛人來一場星際的旅行,去體驗宇宙的瑰麗跟神奇,那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沒有之一。比如到獵戶座看流星雨,又或者去仙女座看星雲,或者到銀心去看黑洞……
所以三月想要加快進度,其實他同樣也想。
就這樣,接連兩天的講座之後,寧孑便抱著三月直接出發了。
雖然對於寧孑每次閉關都會抱著家裡那隻土貓,讓許多人不解,不過也只能將這些歸咎於寧孑的怪癖。
畢竟誰能管得了他呢?
同一時間的矽谷,此時大概只能用愁雲慘澹來形容。
是的,當一眾矽谷領袖爭先訪華,回來之後,面對的情況顯然不太妙……
不管是晶片產業鏈,還是跟晶片強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此時似乎都面臨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窘境,利潤開始嚴重下滑了。
尤其是對於英偉達來說。
從不肯妥協,到妥協的不徹底,再到此刻,整個財務狀況突然便陷入了一個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