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並不值錢,但考慮到之前兩枚第一代160nm工業製造的窄帶晶片能賣出3000萬美元的高價,這回贈送的晶片技術含量更高,自然價值也更高,起碼間接幫這些網際網路大老省了上億美元。
足以展示體大有多麼康慨大方。
當然寧孑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想聊其他的,那就只能得到一句:“對不起,我就是一個純粹的學生,什麼都不懂。談合作,談商業,有專門的人對接。如果想聊技術的話,大家倒是可以聊聊。”
然後便是隨口打探幾句對方的商業機密,對面敗退。
倒是商務部門藉著這次機會,以相當優惠的價格爭取到了不少大單。體大這邊也跟來訪的大老們敲定了一個大型超算的合作專案。
告別了這些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在每週最少三次組會的高強度討論之下,陳理想也差不多理解了寧孑的畢業論文。在半導體之爭告一段落的2018冬季,寧孑的博士論文答辯日期跟地點也已經確定,就在平安夜這天的寧園舉辦。
……
2018年12月24日,星期一,燕北體大。
對於許多洋溢著青春氣息喜歡過節喜歡熱鬧的大學生來說,今天的確是個挺重要的日子,平安夜。
尤其是對於陷入愛河的年輕人來說,今天又是約會的日子。
很多時候也的確不能說華夏年輕人崇洋媚外,總喜歡過洋節。主要是華夏的傳統節日,大都是以家庭團圓為主題的,而且比較嚴肅,真正適合年輕人出門慶祝熱鬧的節日著實不多。
春節主題是小家團圓,中秋主題是小家團圓,端午主題還是小家團圓,即便是清明節——最好更是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出門祭祀祖先,把團圓進行得更為徹底。
也就一個七夕,搭配上浪漫的鵲橋相會主題聽起來挺好的,但不放假不說,沒人提醒,還特別容易忘掉,雖然被商家炒作了許多年,但也沒掀起什麼大熱的節日氣氛。
不過最後確定在平安夜這邊進行論文答辯還真不是寧孑的主意,主要還是得就著參與這次答辯一些學界大老的時間。
雖然一般來說畢業論文評閱人是匿名的,不過寧孑還是知道了評閱人的身份。陳理想找了兩位評閱人,都是華夏兩位微分幾何的大老級人物,蘇之明跟施福申,都是華夏數學院的資深院士。但很難說這是寧孑的面子還是陳理想的面子。
至於答辯委員會的組成就更誇張了,依然是超豪華的全院士陣容。
比如答辯主席盧正月,答辯秘書範振華,專家評審除了蘇之明、施福申之外還有阮執矩、鄭彥思、胡之皥、苑敬衡。
基本上整個答辯委員除了寧孑的導師陳理想不是院士外,其他全是院士,還大都是老牌院士。
唯一一個較為年輕的苑敬衡,今年46歲,而且剛剛解決了一個復微分幾何的世界難題,正是春風無限的時候。
可以想象這次寧孑博士論文答辯的規格有多高。
而且今天還是他的博士論文答辯專場,沒有其他人,就他一個人有一天的時間進行這次答辯。
所以陳理想也早早就通知了寧孑,他的答辯流程也跟其他博士生不太一樣,鑑於他的論文是比較新穎的論題,所以報告時間可以延長到120分鐘。要知道一般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申請博士的報告時間一般都得控制在40分鐘以內。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寧孑的畢業論文七十多頁,包括他跟評閱人都認為能省去的地方不多,如果真要控制在40分鐘內講完,只能走流程的快速過一遍,能留下可供討論的記憶點不多。
反正今天就是一個人的論文答辯,直接給了寧孑兩個小時的時間發揮。所以開始的時間也比較早,論文答辯早上八點就正式開始,至於什麼時候完成,陳理想沒提,寧孑也沒問。畢竟不存在不透過的情況,自然也不可能緊張。
寧孑早上如同往常般六點五十準時從床上爬了起來。
唯一不同的是,一向喜歡睡到八點才肯起床的路小雅也跟著寧孑一起早早的爬了起來。
洗漱一番之後,督促著寧孑換上了她昨天專門跟寧家兩姐妹一起去挑選的正裝——一套價格不菲的名牌中山裝。
畢竟博士論文答辯是要全程錄影的。
而且據說華清、燕北許多碩士跟博士生都申請了來旁聽這次寧孑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當然這也是正常的,畢竟是難得的機會,能跟八位華夏數學院院士以及兩位未來的準院士共處一室。
沒人懷疑寧孑能上院士,至於陳理想……寧孑都能上,導師沒理由未來不能上。
畢竟是寧孑自己選擇的導師。
路小雅也打算去參加這次答辯,不只是她,寧曉昨天也跟她約好了要一起來參與這個對寧孑來說頗有意義的日子。
當然她選擇參加的話,翟秋嫻也是要去的……
所以她有自己的任務。
至於寧孑就沒等路小雅了,他得先去寧園做些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