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伊利諾伊州,費米實驗室。
“砰!”
厚厚一疊資料被重重砸在桌上的聲音,讓會議室內所有人精神都為之一振……嗯,被嚇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看出伯妮塔·卡絲隆的情緒不太穩定。
事實上在一位嚴肅的四十多歲女人手下工作,對於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因為女人往往更加細緻,會看出更多工作細節上出現的問題,從而招致批評。
當然更多還是抗壓跟情緒上的問題。
就好像現在,所有人都能看出卡絲隆主管已經在爆發的邊緣。
“知道嗎?眾位,我們現在已經成了全世界的笑話!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到現在我們還無法成功復現華夏人的引雷試驗?剛剛奈傑爾跟我談過話了,他認為我們希望嘗試復現這個試驗也許是錯誤的,我相信你們明白他是什麼意思!這是否定我們這個試驗小組一直以來的所有成果!”
伯妮塔·卡絲隆的憤怒聲音在會議室內迴盪著,但其實也可以理解。
奈傑爾·洛克耶是費米實驗室的主任,也可以說是目前實驗室的一把手。當他主動找伯妮塔·卡絲隆談話,大概意味著他們這個小組就快要重組了。
但其實這段時間大家都不好過。
上次復現試驗影片已經被他們翻來覆去的看了無數遍了,就差每一個不同的鏡頭都按幀來細緻檢查了。但是並沒有看到任何跟平時他們做試驗時不一樣的地方,但偏偏試驗就成功了。
甚至他們專門收集了標靶跟周邊的各種殘餘物拿去做了分析,除了鋁離子含量看上去略高之外,其他也都是正常的。當然這也不算什麼異常,土壤中本來就有鋁的存在,天知道在雷擊之後發生了什麼耦合反應,導致鋁元素電離,都是有可能的。
換句話說,他們沒找到作弊的痕跡,同樣也沒看出為什麼寧孑遠端指導就成功了,他們自己偷偷摸摸的進行復現試驗卻依然無法完成。
但事實上所有人都覺得這也不能全怪他們。
因為關於這次復現試驗的資料,在連續兩天研究無果之後,他們已經毫無保留的給所有兄弟實驗室都分發出去了一份。但到現在同樣也沒聽說誰家能復現試驗的。
寧孑那句“所以,你還相信光嗎?”直接帶給了一臺夏銳生產的鐳射發生器滅頂之災,整臺鐳射器甚至已經被拆成了零件,希望工程師能看出這玩意兒發出的光跟別的光到底有什麼不同。
但很顯然,這條路也沒能走通。事實上這玩意中間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起碼很多光學部件,跟德國的產品比起來明顯還是差了一個檔次。當然這本就從價格上體現出來了,也沒什麼好說的。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一籌莫展之際,網際網路上到是傳出了訊息,說是有一家幾內亞國家物理實驗室的機構宣成完成了引雷試驗。
他們也第一時間想跟這家幾內亞國家物理實驗室聯絡上,然而很快就發現了問題,他們竟然找不到這個國家級實驗室的聯絡方式。
所有人都開始向同行打聽這家實驗室的情況,結果得到的答案大都差不多。為了解開疑惑,他們也開始想盡辦法找熟悉幾內亞的人打聽情況,結果得到的答案讓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不要對這家實驗室抱有太大希望,聽起來幾內亞國家實驗室這個名字很大氣,但其實可能就是個名字。就好像如果不是法律方面的限制,你們也可以成立一個實驗室,取名叫美國國家實驗室一樣,沒有任何意義。事實上據我所知,如果沒有國外的援助,幾內亞這個國度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成立一個足夠先進的物理實驗室。”
這話說得很委婉,但他們自然能聽懂其中的意思。
這家所謂的國家級實驗室大機率就是個草臺班子。
隨後網上公佈的更為詳盡的資訊說明了一切。
因為英國的太陽報已經深入挖掘了這次試驗的詳細細節,他們宣稱已經採訪到了主持這次實驗的泰特·阿爾伯特·尼森教授,甚至在官網上公佈了這次採訪的電話錄音。
雖然訊號並不是很好,有些斷斷續續,這位非洲物理學教授的口音聽起來也有些怪異,但還是能聽懂他在採訪過程中說了些什麼的。
根據這位非洲物理教授的說法,他們在復現這次試驗的時候,跟世界其他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唯一的不同大概是所有參與試驗的人員,都在頂禮膜拜並高呼“偉大的光子,請賜予我們雷電的力量吧。”。
真的,在網路上看到這條訊息的時候,據說伯妮塔·卡絲隆氣到差點就想打電話給國防部,是不是該動用些力量把那地方直接給平了。
因為正是她下達的命令讓所有人去了解這家實驗室的復現細節……
哪個方向都是死衚衕,但偏偏寧孑遠端指導時,那次就成功復現了。
那種想要再次質疑,又怕被再次打臉的複雜心態能讓人發瘋。
人們總說當排除所有不可能的答案,剩下的答案不管多離譜都可能是真相。但這次所謂的正確答案的確是離譜過頭了,許多科學家相信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假,但那個神學指的是更高階的未知,而不是所謂的真有神靈主宰著各種自然規律。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這種引雷復現的成功率其實很低,只是正好寧參與的那次復現恰好就成功了?所以所謂的成功跟失敗只是一個機率性的問題?”沉寂了良久的會議室終於有人再次提出了一種可能。
這個解釋雖然聽起來也挺無厘頭,但起碼比頂禮膜拜甚至高呼“光之子賜予我力量吧。”要靠譜許多。起碼這還在科學能解釋的範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