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斯州,費米實驗室。
不管是實施這次試驗的工作小組人員,還是受邀前來觀禮的物理學家們,此刻的情緒都不太高昂。
甚至可以說那種完全無法理解的感覺能讓人發瘋。
這裡沒人會相信所謂魔法那一套。
但是所有人親眼見證的一切,卻不會說謊。
整個試驗區域已經全部都被完全封鎖起來。靶子已經回收,工作人員已經全副武裝的拿著各種實驗室的用具在試驗現場各個部分的土地上去搜集樣品。
接下來這些成分會送去實驗室裡進行分析。
當然實驗室也已經跟NBC交涉過了,即將會拿到這次復現試驗所有的影片資料。用於接下來的分析。
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本來費米實驗室還安排了試驗之後,在其總部內開一場交流性質的學術會議。畢竟借這個機會請了這麼物理學家來,大家討論討論最近物理學的新進展跟一些有創意的想法,也是應有之義。
而且這次來觀摩的物理學家不乏學術界大佬級的存在,其規格足夠做一、兩場報告會了。
現在會議並沒有取消,不過改成了討論大會。
實驗室會在會議現成釋出關鍵整個試驗環節的關鍵資料,供大家探討這次試驗復現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沒人有意見,因為這本就是所有人共同的困惑……
……
英國,倫敦。
如果要說這次費米實驗室的復現試驗時間安排對哪個地區最不友好,大概就要屬歐洲了。
尤其是《自然》雜誌社所處的城市倫敦,其時區比費米實驗室所在的伊利諾斯州快了五個小時。
也就是說當寧孑提前一小時上線跟費米實驗室取得聯絡時,還是倫敦時間凌晨4點,當試驗正式開始時,倫敦也是凌晨五點。正是人們睡得最香的時候。
對於自然雜誌社的主編威廉·理查德來說自然也如此。
更別提這位有著正兒八經爵士身份的大佬,遠比一般人更注重睡眠質量。
所以哪怕威廉·理查德對這次復現試驗結果同樣充滿了期待,但他依然沒有在凌晨爬起床來觀看這次試驗。
反正不關這次試驗是否能夠成功,等他睡醒時必然都會出現在新聞頭條上。
是的,威廉·理查德在晚上入睡前便是如此想的。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很正確。
當他第二天睜開眼睛,洗漱完畢,傭人將早餐擺放在他的面前時,他便從筆記本的泰晤士報上官網上看到了這條爆炸性訊息,附帶最精彩的三分鐘影片節選……
看完之後,威廉·理查德突然便開始後悔了。
真的,他昨晚應該熬夜的。
然後在第一次復現試驗之後,第一時間以自然雜誌社的名義給對方去一通電話表示慰問,那才是極好的。當然最後還是要問一句,《自然》是不是可以暫時先保留寧孑那篇論文?
換了現在再打過去,便就沒那效果了。
威廉·理查德不喜歡美國,更不喜歡美國人。
事實上即便美英作為兩個國家來說,其關係也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般友好。
這又得從歷史開始說起。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主體就像它的名字——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問題就在聯合王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