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誰會要求一家學術期刊的官網,要隨時準備進行頻寬擴容。畢竟一般情況下,其訪問量都大體是固定的。
而且這種熱度,其實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過段時間也就過去了。
但很明顯,身為自然雜誌社主編的威廉·理查德也是位喜歡整活的好手。
因為寧孑這封郵件上傳後不到一小時,自然官網上又推出了一項投票活動。
“選出你們認為最有資格主持這場試驗的實驗室吧,以下名單摘選自以實驗室名義向本雜誌社發了質疑函的著名實驗室。”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美國”
“卡文迪許實驗室——英國”
“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美國”
“費米國家實驗室——美國”
“聯邦技術物理研究所——德國”
“貝爾實驗室——美國”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洲”
“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法國”
“林肯實驗室——美國”
……
自然雜誌社一次性列出了十家極具代表性的世界級大型實驗室,所有實驗室全部都集中在西半球。
這種搞事不嫌事大的勁頭其實跟三月有得一拼。畢竟這樣以公開投票的方式決定誰才世界人民心目中最影響力的實驗室,其實會讓許多人不開心。
尤其是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實驗室,憑啥得票沒有別人高?
所以他們不但要被那封郵件羞辱一通,還要被同行羞辱一通?
但自然期刊給出的理由也很合理。
他們只是一家刊登論文的雜誌社,沒有那個能力跟資格去認證誰家才是“這個世界最具公信力跟影響力的實驗室或者研究院”,所以只能將這個標準交給世界上所有關注物理的人來評判。
而且自然期刊還很貼心的表示,如果上榜的實驗室不願意參與競爭復現這次實驗室的資格,可以隨時聯絡他們表達反對,在允許投票的三天時間裡,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將這家實驗室從榜單上撤下。
當然為了杜絕刷票這種事情,想要投票也是得有資格的,首先得是訂購過《自然》雜誌的會員,或者最少在物理一區期刊上發表過一篇論文的作者。
起碼期刊的態度還是很好的。
但這些說辭都是直接在網路上公開的!
這就著實很噁心人了。
更重要的是,當《自然》雜誌社在官網推出這次投票,很快便吸引了更多媒體的目光。
畢竟誰不喜歡搞排名這種事呢?
人類潛意識裡是有著競爭意識的,這也是哪怕普通人都會對一些榜單感興趣的原因。
而更多的媒體已經嗅到了商機,甚至已經開始暗地裡跟最可能入選的幾家實驗室聯絡,開始競爭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全球轉播權。
如此熱鬧的科研界盛事,必然可以吸引無數的目光。更別提關注這種科學實驗的往往還都是那些高資產人士,期間的廣告肯定好賣,只要能參與轉播,肯定能賺。
看吧,當在有心人的助推下,氣氛都已經烘托到這個程度了,誰都騎虎難下了。尤其是上榜的實驗室,如果這個時候要求《自然》把自家實驗室從榜單上撤下,這不就代表著自覺競爭不過其他九家,所以就不丟醜了?
更別提許多科學家還真想看看,寧孑是怎麼遠端指揮的,能復現他們根本無法成功的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