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論文從理論到實踐都是正確的。”
“那為什麼其他人都無法復現?而且國內許多人發函詢問,你的回覆都是讓他們別嘗試了?”
“因為試驗過程太難,太複雜,復現難度太高。我的建議是讓他們先等等,再過些年就能用同樣的方式復現了。”
“我……”
打死範振華都沒想到他得到的是這種答案,尤其是寧孑那像背書一般的回答,讓他血壓又有點高了。
上次有這種血壓飆升的感覺,還是那晚在邏與縣,聽到寧孑堅持要去體大讀書的時候。
一模一樣的應對方式,甚至連回答問題的表情都是差不多的。
而且還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論文裡已經將完整的試驗步驟都公佈了,照著試驗過程一步步來,對於專業的機構而言,哪裡會存在什麼過程過於複雜的問題?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現在能進行的試驗,全世界任何一家實驗室都暫時無法復現?都得在等幾年?”
“也不完全是這樣,如果我願意幫助他們就能成功。”
聽了這句話,範振華愣了愣,這跟他想象中有些不一樣,皺著眉頭問道:“你的論文裡隱藏了試驗關鍵步驟?”
寧孑搖了搖頭,道:“沒有。”
“那有一些關鍵點你沒提到?”
這次寧孑沒吭聲,不否認,不承認,就那麼靜靜的看著他。
這是寧孑的底線,反正他不會在這件事上說謊。
至於別人怎麼理解,他同樣也管不著。
甚至他還有些好奇三月所謂的全域性最優解,最終到底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現在全世界都還沒有人意識到三月佈局的目的,甚至寧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他甚至開始期待結果,並用這種方式來反向分析三月大人在解構問題時的思維模式跟決策路線。
寧孑覺得這才是對他最有意義的。
因為但凡智慧,其思維脈絡都是有跡可循的,哪怕人也一樣,何況機器?
……
當然範振華大概這輩子都不可能知道他不能理解的一切都源於眼前少年跟一隻貓的相愛相猜,所以他依然處於一種大腦邏輯混亂的狀態下。
寧孑的回答跟他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這似乎不是單純的學術造假,又或者只是一次新奇的產品營銷。
看寧孑淡定的樣子,他甚至懷疑做試驗、發論文,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但其目的大概跟所有人能想到的都不一樣……
就好像這傢伙當初堅持要報考體大一樣。
現在回過頭仔細回想,寧孑的這番操作,讓他所受到的重視跟獲取的資源,其實遠比直接選擇燕北大學要多的多。只是大半的付出都是他主動的……
他為體大付出,寧孑跟體大都受益,然後體大更重視寧孑,各種資源必然不計成本的向他身上傾斜,在加上寧孑的這操作還讓盧正月選擇來體大任職,讓哈佛選擇來體大交換……
甚至因為眼前這小子一句話,體大校長就找他商量專門蓋棟樓的事,現在專案都要啟動了。而且陳永剛上次為大樓的事給他打電話時,還建議以後樓蓋好了,整個院子,就叫寧園。
怎麼說呢……
坐在那裡發愣的這麼一會會時間,範振華突然發現一個只有他跟燕北大學不停付出大家都在受益的迴圈,就因為這小子堅持報考體大而達成了?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