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孑現在去了體大,他的所有榮譽都跟華清無關,但特麼可氣的是,微博上竟然連寧孑曾經從華清退學的歷史都已經翻出來了,這熱度繼續發酵下去,當那些吃瓜群眾被挑起了好奇心,開始探究寧孑到底為什麼從華清離開的時候,天知道多少小丑會跳出來。
在聯想到這些日子盧正月對待他的態度,想到寧孑毫不猶豫把他的電話拉入黑名單,劉錚名便感覺到背嵴一陣發涼。真的,他不怕寧孑,他怕的是那些無限放大這件事的人。
讓上位者看到他便感覺膈應對於追求上進的人來說,甚至比犯了錯誤還要可怕。
現在這件事情發展到這種情況,有大老看他會有膈應的情緒幾乎已經是肯定的。那麼就要考慮比讓上位者膈應更可怕的事情了,那便是他不但膈應到了上面的大老,同時還特麼犯了錯誤……
這大概就相當於人家正在愁怎麼把看不順眼的傢伙給一波送走的時候,他還順便貼心的把將自己送出大老們視線的理由奉上。
想到這裡,劉錚名立刻拿起了電話:“文希琢,立刻到我辦公室來。”
……
文希琢一點都不奇怪今天會接到劉主任的電話。
實際上從那天劉主任專門把他叫去了主任辦公室,讓他當著面給寧孑打電話後,文希琢便一直關注著這個曾經他管理過的學生。
永遠不要小看一個高校輔導員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能在華清當上輔導員,智商肯定不會有大問題。文希琢很清楚每天一堆事情的主任,會專門把他叫去做無用功。
很快他便打聽到了許多寧孑的近況。
畢竟院士親自去邀請這種事,本就是瞞不住的。更別提還有《數學年刊》上的論文加成。
所以那段日子,他的心裡其實也一直挺忐忑的。
好在那次寧孑沒接電話之後,便也沒了什麼下文。誰想到這兩天他的心情剛放鬆一點,一大早的便在網上又看到了關於寧孑的訊息。
是的,文希琢實際上比劉錚名更早看到這條訊息。
年輕人本就比中年人更關注網路,尤其是他的手機上還有微博軟體,直接就收到了推送。
這次訊息還更炸裂,已經不限於學術界對他的褒揚了。商界那些大老明顯比學術界的大老要更直接,誇起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顧忌。
所以一大早趕來辦公室後,他就開始準備了。
仔細的在檔桉櫃裡翻找當初處理寧孑那件事的一切資料,不管用不用得上,先準備好總沒錯的。
眼睛掃過那些資料,腦子裡卻全是近期關於寧孑那些訊息。
於是不停的陷入各種對人生的懷疑情緒之中。
這明明就應該是兩個人好不好?誰特麼見過大一物理基礎都能不及格的天才啊?這是大一藏拙逗人玩麼?準備在大學四年裡上演一出逆襲翻盤的大戲,結果被意外打斷了?
這個世界還有沒有一點道理了?
當然內心再怎麼瘋狂吐槽也無濟於事。該面對的總要去面對的。所以接到電話後,他一分鐘都沒耽擱,抱著一大清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厚厚一疊材料,直奔主任辦公室。
……
美國,普林斯頓。
雖然已經到了晚上,但《數學年刊》所在辦公地的會議室依然亮著燈。期刊所有編輯正少有的加著班。其中當然也包括主編羅伯特·凱尼。
當然這次加班本就是他要求的。
在暫時放下原則之後,羅伯特·凱尼當然也瞭解寧孑突然如此受那些高科技公司重視的原因。他甚至專門在三月論壇申請了一個賬號,並花了三百美元購買了會員只為了下載那段原始碼,以及檢視論壇上關於湍流演算法的評論。
毫無疑問,在他進入論壇的時候,這則帖子下方的評論區已經完全被各種驚歎聲所刷屏。
網際網路技術人群,不管是駭客還是白客其實都是相對純粹的。這本就是一個慕強的世界。於是在大概瀏覽了一下論壇上的發言,以及湍流演算法的說明文件跟原始碼後,羅伯特·凱尼當即便做出了決定。
寧孑那篇關於《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光滑型跟唯一性證明》的論文等不到九月在正刊發表了。必須增發一個特刊來登載這篇論文。
雖然說一般情況下,學術期刊是不需要去追逐熱點的。
但這次情況還真就不太一樣,同樣屬於活久見的範疇。
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首先解決理論問題,再透過理論反饋到實踐中。理論論證出了可行,大家才能確信具體實踐肯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