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河州。
此地為絲路要道,歷來為王朝重視,唐代時,此地被吐谷渾佔領,後來又被吐蕃所侵,深受吐蕃佛頭影響。
到了如今,此地仍然佛風濃郁。
也因此,從察合臺汗國敗退而來的許多信仰佛教的蒙古人,回鶻人,突厥人,被統稱為回部,就在此地繁衍生息,逐步雜居。
數十輛運鈔車被押送著,往前方去。
關西七衛,在甘肅有許多投降大明的蒙古部落將士,如今又從南方還有燕代衛所貶了許多犯事官員來此戍邊,故而,運送錢糧乃是重中之重。
永昌侯藍玉,正騎坐在高頭大馬上,巡視這裡的運鈔車。
不遠處,有甘隴的吐蕃番兒,或者是胡化漢兒,赤腳騎著馬匹,腰間挎著刀劍,在遠處觀望,這些少年皆是披頭散髮,穿著皮襖,坐下馬匹也不拴馬鞍,但是馬術嫻熟。
明軍犀利的武器,統一著裝,對少年有極大吸引力,
“侯爺,要不要驅散這些番兒!”
親衛上前來詢問。
藍玉卻搖搖頭。
如今,大明天子朱標,對藍玉給予了極大的信任,而他也不負眾望,將陝甘經略的十分好,大明的兵力,已經可以延續到哈密一代。
但這並非是好事。
根據最近得到的情報。
帖木兒汗國越來越強大,東察合臺汗國頂不住了,許多東察合臺汗國的貴族,紛紛攜帶金銀細軟投靠大明,並且帶來了情報和大片土地。
大明越是往西擴,就和帖木兒汗國越接近。
此時的帖木兒帝國,經過五年的征戰,漸漸將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平定,而且帖木兒也是當世一流雄主,深諳以戰養戰的道理,他屢次在叛亂地徵召士卒,跟隨他去別處征戰,然後用戰爭所得,賞賜叛亂地的兵將,拉攏人心。
如此以來,帖木兒汗國的叛亂大減。
只是,這就苦了西方富庶的那些城邦領主,紛紛遭殃。
帖木兒汗國,如今也已經打下了帖木兒帝國的龐大版圖。
帖木兒之所以是沒有朝著東方征戰,其實和察合臺汗國此時的狀況有些關係,大戰之後必有災荒,當年察合臺汗國內亂,幾大權臣之間互相征戰,導致國內災禍橫起,百姓流離失所,牧民賴以生存的牧場紛紛遭殃,牛羊死傷慘重。
而鼠疫也因為戰亂流行,牲畜大量病死,人也死了不少。
西察合臺汗國在投降帖木兒後,帖木兒對這個收不起來太多賦稅的地方沒太大興趣,東察合臺汗國也暫時倖免於難。
而大明……
他雖然有興趣,可是中間隔著察合臺和甘肅狹長的戈壁荒漠,在如今這個時代,大規模的騎兵征戰,後勤補給是重中之重,除非他能率領十萬以上騎兵前去征討大明,否則就是添油戰術,來多少都是送。
甘肅的關西七衛,和他們帖木兒的黃蒙古,天方蒙古,雖然都是蒙古人,但在信仰和根腳上鄙視極深,互相不能說有死仇,只能說也巴不得對方死。
所以現如今的東察合臺汗國,和大明有了一個狹縫戰略緩衝地帶。
可是,隨著北元天元帝屢次西征,妄圖征討打下察合臺,再加上帖木兒帝國逐漸穩定下來,帖木兒帝國和大明帝國,這兩個同時冉冉升起的帝國,即將在新疆一代遭遇了。
藍玉瞧著那些番兒,感慨道:“此地番兒,無論是吐蕃人還是胡化漢兒,皆驍勇不懼死,真是天生的狼兵種子。”
他眸子閃爍,望向前方。
“最近半月的報紙,都在大肆宣傳,我大明要與北元皇帝結為姻親,朱允炆殿下被封為大明‘蒙王’,入贅北元黃金家族,繼承大元的帝統,此事,軍情司可有情報?”他身邊的親衛聞言,連忙道:“侯爺,此事多半屬實。”
如今,報紙是一個重要的掌握軍情和國情的來源。
但凡是大明的一些重大國策國事,多半會在報紙上連載一番。
而朱允炆被封為“蒙王”入贅北元黃金家族,承襲大元帶去漠北的傳國玉璽,這的確是一件驚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