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聞言轉身看去。
只見一個妙齡少女,約摸十一二歲年紀,雙手叉腰,正秀眉倒豎瞪著他。
不過,少女穿著……
她扎著馬尾辮,穿著一身改裝過後的北京講武堂將校軍裝,腳下踏著皮靴,頗有股英氣,而且腰間還掛著一柄洪武短銃。
既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英氣,但同時……
看人時候,那吊兒郎當的模樣,流裡流氣的眼神,又有些像是前世的鬼火少女……
朱雄英眉頭一皺。
退至鄭和身後。
他來此地,並未穿著太子服飾,而是穿著大明講武堂的將校軍裝,瞧著和一般的軍人也差不多,如今大明的北京紫禁城有很多講武堂武舉人行走,所以若是不認識太子殿下的人,的確瞧不出來他身份。
鄭和與朱雄英主僕二人心意相通,於是站出說道:“你又是何人?”
那妙齡女子撇嘴哼道:“說出吾名,嚇汝一跳!”
“家父魏國公!”
那妙齡少女說完之後,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朱雄英,冷哼道:“我說你這少年口出狂言,還以為你對我大明國事有些見解,沒成想卻縮在內侍身後,端是膽小如鼠。”
朱雄英呃了一聲。
徐妙錦?
這不是魏國公徐達的四女麼。
也就是四叔朱棣燕王妃徐氏的妹妹。
瞧她這裝扮,這小妮子似乎很喜歡軍事。
鄭和看了朱雄英一眼。
眼神中露出求救之意,太子殿下,您讓我賺錢,讓我掌軍,鄭和都毫無二話,可是您讓咱幫您擋妞兒,奴真做不到啊……
“咳咳!”
朱雄英咧嘴笑道:“小娘子說的對,我的確膽小如鼠。”
徐妙錦冷哼道:“瞧你長的五大三粗,身穿軍服,言語還說要收安南,定緬甸,卻不料只是動動嘴皮子功夫,銀樣鑞槍頭。”
她說完之後,轉過身來,以手挎在腰間洪武短銃上,端是英氣。
“我大明要定大海,首定遼東高麗與倭國,若是此三國不平,倭寇橫行,海貿再發達,商路難保。”
“若有朝一日,我大明女子也可入講武堂,我必提三尺劍,登敵域作戰,立不世之功!”
朱雄英倒覺得有趣。
我收回之前覺得這徐妙錦是鬼火少女的話,她是個花木蘭似的人物。
大明啊……
大明初期,老百姓其實很開放,男女之防,主要集中在南方。
因為朱子理學,在宋代時候被重用,南宋時期已經成為主流儒家意識形態。
但是在北方……
大金國,巔峰時期,人口將近五千多萬,經濟發達,文學也不差,一個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足以孤篇耀同年。
後面的元曲四大家,也以北方人居多。
就譬如元曲第一才子關漢卿,就出生於金末元初,他的很多詞曲描寫當時北方女子敢愛敢恨,潑辣大膽,互訴清腸。
所以,如今的大明女子,並不是後世滿清那種裹小腳,無才便是德的狀態。
很多大家閨秀,都識文斷字,民間的北方女子,也多性格豪邁開放。
徐達雖然是淮人,但他女兒徐妙錦出生於北平,自幼跟隨父親徐達駐紮北平,在此長大,這性格怎麼說呢,放在前世,就是北京大妞兒呢味兒。
豪爽又婉約,大氣又溫柔。
“小姑娘你身體不錯,好好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