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故而皇帝多絕後。
還有宋仁宗會見遼國使者,高呼大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女曹皇后謀反,朝廷馬上判斷是他得了癔症,十一個兒子,死的死瘋的瘋。
朱元章眯眼,瞧了瞧那些投降的蒙古王公大臣,想起朱雄英囑託的話來。
大明日後攻略的要點,是大海,是海貿,唯有強大的海軍和海貿,才能讓大明富強,大明攻略的要地,是元世祖忽必烈沒有徵討下來的呂宋,爪哇島,倭國,甚至還有邊上跳的正歡的高麗,而不是北元大漠。
北元大漠,即便攻下來了,此時的治理成本,遠遠超過海貿所得。
沒有上億銀塊儲備,這筆賬,打不起。
如今,大明隨時可以收回遼東,甚至收回漠北很多地方,但大部分是荒漠草原,礦產分部在更北的地方,況且開採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時間,還得防備著被蒙古其他部落劫掠。
北守東攻。
我大明,需要一個安定的北方。
而一個安定的北方,就需要和北元黃金家族和解,使大漠南北,為我大明的藩籬,邊關衛所將士,不用再和蒙古人刀兵相向,而是如大明那些犯了事的勳貴,文臣一樣,上了海船,去給我大明下南洋淘金,賣大明的吳布,絲綢,茶葉,瓷器。
若是雄英我孫,娶了如今北元天元帝的女兒,就可使大明數十萬將士得以倖存裁減,回鄉種田,北方至少可以裁去上百衛所,使大明專心攻略海洋,以及西域,再以遼東,漠北,上萬裡疆域為嫁妝,這有何不可!?
相信雄英我孫兒,也能理解……
朱元章並沒有狹隘的民族觀點,他二兒子,秦王朱慡正妃就娶了大元漢化貴族,王保保的親妹妹。
而且明軍和朝廷裡,有許多蒙古或色目人,只要通曉華夏風俗, 任用華夏禮儀,遵循華夏制度,都視為華人。
朱棣卻又嘆氣道:“父皇,如今北元天元帝,正在西域和帖木兒爭雄,瓦剌人屢次反叛,他們部帳中也有不同的聲音,不希望天元帝西征,想要他們與我大明開戰劫掠我大明,兒擔心,我等求婚的使臣還未到達大漠,那北元天元帝,就因為草原紛爭……”
朱棣說出了一個隱憂。
如今的大漠南北,都因為大明強大的經濟貿易戰,搞瘋了,亂成了一鍋粥。
離得近的想投靠大明,大明不許。
收過來的安置費用,比起安置衛所還貴。
他們只能在長城附近做二道販子,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離得遠的,瓦剌等部落,也就是維拉特蒙古,極為不滿,他們得從離長城近的蒙古部落手裡買糧食,買鹽巴和茶葉,導致蒙古部落之間屢次有爭端。
而北元天元帝,又想要重振大元榮光,帶著脫因帖木兒等人,在西域拉攏東察合臺汗國和欽察斯拉夫人,阿速人,在西亞與正值巔峰時期的瘸狼帖木兒大戰數十戰,只贏了幾場……
如今的北元皇帝天元帝,只有不到兩萬戶部帳,流落在西域,漠南,漠北。
朱棣一是擔心,天元帝撐不到大明問他要嫁妝。
第二就是,如果大明收留了天元帝,漠北和遼東都收回後,那陝甘等地,就必須要和帖木兒直接對戰了。
如今,東亞的大明帝國強勢崛起,而西亞也同時出現了一個橫跨亞歐的強國帖木兒帝國。
這放眼整個世界歷史,也極為罕見。
兩個帝國,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