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如今的大明,光是各地移民加起來,總數就超過十五萬戶,幾十萬人。
更別提還有在疏通京杭大運河,九邊關隘修建長城徵的徭役,人數也足有十萬戶,用的人力物力比大元多的多,也沒出太大亂子。
羅貫中剛剛做下,施耐庵就咳嗽一聲,拿出一塊兒上好的蜀繡來,慢慢擦拭手中的眼鏡,施耐庵因為喜歡看書,有眼疾,故而許多事都是口述給羅貫中,讓羅貫中去做。
似那前世被冠以“水滸傳”的“江湖豪客傳”,許多都是羅貫中代筆。
“貫中,你過來。”
咳嗽一聲之後,施耐庵招呼羅貫中。
“哎,師傅!”
羅貫中連忙小跑著端著一碟兒炊餅過來,這大明報社因為在國子監內,所以也跟著國子監管飯。
有編制,還有俸祿,管飯吃。
每天啥事兒都不需要管,只需要寫寫畫畫,做做文章。
這無論對於哪個文人,都是巨大的吸引力。
現如今雖說洪武皇帝不怎麼殺人了,似貪汙腐敗的官吏,都是發配邊疆做土官兒流官兒,但當官兒任然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事。
因此,大明報社,如今成了大明的香餑餑。
不知道多少人,擠破了腦袋想要進入大明報社上班。
“師傅,您早上還沒吃吧,嚐嚐,這是國子監那莫三娘烙的炊餅。”
“還有這,陝西的糜子做的米糕。”
羅貫中咧嘴笑。
施耐庵本來眉頭緊鎖,今日早間,他跟著李善長去上朝,專門被朱元璋接見,得知了一些要事,大明報要專門刊登幾期專刊,徵集天下百姓,對於科舉的看法,要在明年的洪武十八年科舉裡,分文武舉士。
此事,事關重大,他哪有什麼心思吃早飯。
但是此時聞聽有陝西的糜子做的米糕,施耐庵愣住,他抬起頭看了看羅貫中,又將眼鏡慌忙戴起,湊近了仔細瞧了瞧那糜子米糕,啞然道:“這黃米,是從何處賣來京師的?”
羅貫中一邊就著茶湯,一邊吃著糜子米糕道:“就是國子監的飯堂,聽說,這是北地邊關衛所軍戶們自己栽種的,此糜子耐旱好種,產量多了,軍戶們就拿出來賣,咱大明的各衙門,不都得體恤邊關辛苦,故而採購過來的吧。”
施耐庵戴著眼鏡的眼眸閃過一絲凝重。
他嘆氣搖頭道:“你呀,還真是個書呆子。”
羅貫中呆道:“呃,師傅,咱哪兒呆了?”
施耐庵拿著這糜子米糕放入嘴中咀嚼了一番,道:“咱國子監的食堂,還有太學的食堂,採購都是勳貴們壟斷,哪兒有什麼邊關衛所軍戶種的,這就是北方衛所將士們上交的軍屯田糧賦,他們收了之後,走我大明的官船運來南京倉庫,卻沒有上交朝廷,全都被勳貴們貪墨了, 再賣給朝廷各處衙門的食堂……”
羅貫中瞪大了眼睛,他嘴裡還塞著糜子米糕,像是隻土撥鼠似的,眼睛瞪的渾圓。
“師傅,那……”
施耐庵搖搖頭。
“文章本有世間真意,你還未把文章讀的通透,故而你寫不出師傅那般的著述大作,似這些官場小道,你還需要好生琢磨。”
羅貫中憋屈地點了點頭。
施耐庵道:“如今我大明報,南直隸各地,已經做到七日一報,各地主要城市,也能做到一月一報,但人手稍顯不足,李韓公,命我在南京報社中抽調骨幹,前去北京,西安,成都建立分報社,主要是為明年的大明科舉鼓吹造勢。”
“如今我大明已移鎮北京為北平,你若是去了北京,任一總編綽綽有餘。”
“但報紙內容,做師傅的卻有言語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