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彧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被朱雄英盯上,還在和趙全德小聲嘀咕。
二人都覺得,這次有些不對勁。
太子朱標一向寬仁,但這個寬仁是相對於朱元璋而言,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官吏,朱標也沒少下狠手,許多貪官汙吏被剝皮實草,都是朱標親手經辦。
“太子殿下,莫不是已知曉了你我之事?”李彧吞了口口水。
趙全德也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低聲道:“若是事發,你我死罪難逃啊……”
二人對視一眼,左右看了看。
想要逃,可是錦衣衛已經將這裡圍的十分嚴密。
其實,在太子朱標來北平之後,他們就緊張起來。
因為,徐達病重,軍情糧餉上很多事情,李彧都能插得上手,朱棣雖說是藩王,可是他管不到錢糧後勤,只能掌軍。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
徐達一直在忠實的執行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命令,但是他有心無力。
而朱棣因為是藩王,不可掌握錢糧,需要避諱,再加上北方這幾年,由於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都向著天子求情,曹國公李文忠的軍情司,並沒有對這些貪汙的地方官怎麼樣。
畢竟,地方衛所的千戶,軍頭喝兵血都沒被處理,我們文官按照約定俗成的風俗貪一點,算不得什麼。
地方衛所的千戶,可是直接把軍戶存取的摺子拿在手裡,每個月自己領取,看心情發給手下大頭兵……
這兩年,南方富裕起來之後,運送到北方的軍糧物資實在是太多了。
大明又缺乏專業的算吏清算衙門,比如說海關,稽查司這類,自己培養的算吏理工科種子,才在太學裡學了兩年,剛剛分佈到南直隸諸省,清量田畝,幫助做大明皇家銀行的算吏,又或者是在各地移民工作中,幫忙統計人數,籌算安家費用。
權力部門的真空,再加上海量的物資……
他們不貪都很難,誰能禁得住這種誘惑。
何況大元時候的北平,那是一直有貪腐老傳統的,當年元朝滅亡的起因,黃河決堤修建堤壩,從北平發出去的賑災物資和錢糧,還沒有出京城就被貪汙了一大半……
現如今,已經好多了。
不只是海上的,通濟渠走漕運運送過來的各種物資,也讓李彧賺的盆滿缽滿,大元皇帝忽必烈加以修建大運河,改建通濟渠等,讓他後面的元朝皇帝享用了將近百年,到如今,大明多次翻修,通濟渠還能用。
最初,李彧他是不得不貪汙,因為一家老小,光是妻妾子女,就有七八口子,算上父母,家中老人,得有十餘口。
這還不算手下。
官衙中聽他差遣的僕役,都是他家奴或聘請,這又是十餘人,再算上轎伕,馬伕,門房,老媽子,每月買柴火,糧米的銀錢,一個月,少說得大明銀元兩塊錢。
這兩塊錢,還是省著點花。
如果不省著點花,那就得三五元錢,摺合白銀得二兩半銀子。
再除去迎來送往,人情接待。
住在北平,俸祿幾乎無法存下,還得倒貼。
更別提,北平冬日裡極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