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瑢說完,行了一禮,登船而去。
朱壽琢磨著此子言語,不由眼神一亮,胸中憤滿大減,眉頭也松展開來,哈哈大笑。
是啊,我朱壽不過三旬,那東莞伯何真,都已六旬老人,我何必跟他們比地位權勢?
咱的船,時機未到……
……
雲南,烏撒。
嗖!
箭失如雨,當空射來。
此時的雲南烏撒蠻,不僅裝備精良,而且他們此地有草原,產馬匹,而且本地有鹽井,還種植有甘蔗,可以產糖。
其赤水河一代,不僅產酒,有鹽池,產紅色的“桃花鹽”。
因此這烏撒蠻十分強盛,對於明朝不甚服管。
其土司女頭人,名為實卜。
此刻,她正率領烏撒和芒部兩部蠻民,在赤水河與大明官兵交戰。
明軍人少,但是兵精,雖說只有一個千戶衛所,不過千餘人,卻倚靠著赤水河邊的一座小山崖,負隅頑抗,堅決抵抗住了實卜這邊接近數千人的攻擊。
女頭人實卜穿著玄衣,頭戴銀簇,面板黝黑,身材高瘦,她乘坐在一匹烏撒馬上,手中持著一把弓箭,這烏撒馬和蒙古矮馬不同,此地的烏撒馬善於攀登山崖,十分受到茶馬古道馬隊喜歡,這裡的馬匹耐力也很好,而且不怕山中的勐獸,十分彪悍。
這等風氣,也是因為此地民風彪悍。
雲貴川地,在元朝時候,女頭人就數不勝數,此地女人當家屢見不鮮,而且女頭人比起男土司頭人更加好戰。
如芒部頭人,本身已經投降明朝,復而又叛,也是被女頭人實卜帶動。
傅友德,沐英初進軍雲南時,定府女土司商勝備糧千石,軍馬數百匹,輔軍洛馬二百多匹,在昆明金馬山迎接沐英大軍,被洪武皇帝朱元章特賜商勝“金帶一條,授中順大夫、武定軍民府土官知府”。
同樣的,還有如今大明的貴州宣慰使之妻,愛國頭人,奢香夫人。
他們深明家國大義,屢次勸戒蠻司頭人投降,接受大明的官職,為大明修建驛站,輔助大明開墾良田,改土歸流。
隨著這兩年,大明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好,大明的大明銀元越來越堅挺,這些土司頭人的部族都大有受益,部落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大明在雲南和貴州的衛所,長期需要糧食,也需要軍馬。
而土司頭人們有糧,也有馬。
雖說,他們每年都需要給大明繳納糧稅。
但是明軍的衛所官兵們,也紛紛用大明銀元,寶鈔,從他們手裡購買食物,肉,還從他們部落迎娶女人,成婚娶妻。
見烏撒和芒部蠻軍久攻不下,女頭人實卜大怒,揮了揮手,有蠻民帶來了柴火,他們將柴火堆砌在那一個千戶明軍抵抗的山崖下,準備用火攻將他們趕下來。
“給我把火點起來!”
烏撒蠻人對於火十分敬畏,他們平素不會用火攻,但是這次久攻明軍不下,而且是數千人圍攻明軍千人左右,讓他們這女頭人實卜憤怒不已。
他們烏撒蠻人的頭人,之所以反叛明朝,也是情有可原……
元朝時候,雖然元朝統治著雲南,但是實際上並未搞改土歸流,做有效統治。
他們更多是籠絡土司頭人。
對於烏撒這種比較強大的蠻部,拉攏和賞賜為主,甚至都不需要交稅。
而大明來了,女頭人實卜初期見明軍攻勢兇勐,打不過,便投降了。
她以為,這大明和元朝一樣,也不收稅,對他們土司頭人實行放養,也不收稅那種,如果是這樣的話,皇帝誰做都一樣,他們土司蠻人,也沒有任何利益受損。
然而,洪武皇帝朱元章可不只是要這樣。
土司頭人投降之後,不僅要修繕以前的古驛站,如九關十八鋪等,還需要修建新的驛站,每年不僅有交軍馬的任務,還需要給大明邊軍衛所提供軍糧賦稅。
這導致這些土司蠻人降而復叛。
就比如他們河邊產的桃花鹽,以前一向是土司頭人自家後院的鹽,隨意買賣,如今還要被大明官府監管,並且給衛所提供鹽,烏撒人越想越氣。
元朝的時候,我土司頭人地位尊崇,誰都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