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大明和周邊國家貿易越來越頻繁,納哈出也賺了不少錢。
何況,他和如今鎮守遼東的都指揮使,馬雲,乃是舊相識。
馬雲和葉旺,都是淮人同鄉,投奔朱元章之後,屢有戰功,更是渡海作戰,擊潰了北元沉陽餘孽,奉命鎮守遼東衛所。
納哈出,因為被大明俘虜過後放歸的緣故,和馬雲還有葉旺有過照面,明面上打打殺殺,私下沒少眉來眼去,偷偷和明軍做生意。
此人和大明高層的私交關係也極好,和朱棣也常有書信來往,早年和元順帝的儒學老師學過寫字,還有點書法造詣,在前世那個時空,他投降之後,一度成為了朱標和藍玉的親信……
聽說如今對高麗影響比較深的反而是納哈出,朱雄英咧嘴一笑,道:“這就跟當年石敬瑭想要對付李從珂舊部,引入契丹一樣,高麗這幫棒子分成七八個政黨鬥來鬥去,都需要外援,除了咱們大明,就是挨在邊上的納哈出。”
“我倒是有一計,咱們先派個蒙古籍宦官去,故意不說官話,以蒙古話趾高氣昂宣旨,要他們給我們開啟口岸,開銀行。”
“然後,我們再派個高麗籍宦官過去,更加囂張,忽然不將他們高麗王上放在眼裡,高麗王臣必定惱怒,這樣一來,我們在高麗開大明皇家銀行分行的事兒,就成了一半兒了!”
“你這小子……”
朱標和朱棣兩個人都是一驚。
朱標回味了一下,眼神閃爍,輕輕皺了皺眉道:“此策甚好,但不夠羞辱高麗。”
朱棣哈哈笑著撫了撫鬍鬚道:“若是我們派高麗籍女官去宣旨如何?”
朱雄英驚訝道:“這樣不好吧,國禮豈可兒戲?”
朱棣眯眼冷哼一聲,眸子中閃爍著冷芒:“洪武七年,我大明出使高麗的使臣蔡斌和林密兩位大人,在歸國途中被高麗密直副使金義刺殺,蔡斌身死,林密更是被金義擄去北元,如今成了北元貴族的奴隸!”
“此仇,父皇雖然一直沒說,但心頭肯定記掛著。”
“這次,咱們派幾個女官兒去宣旨,就說擔心高麗又害我使臣,故而這般。”
朱標拍手道:“妙啊,如此一來,高麗兩班貴族必定內亂,而且納哈出也受影響。”
朱棣所說的事,的確是高麗國和大明之間一道過不去的坎兒。
最開始,高麗國國王是恭愍王,此人在元朝做過質子,當時見識過元朝官吏和官兵的模樣,知曉當時元朝是外強中乾。
於是回國繼位後,他積極和大明聯絡,還噶了元順帝奇皇后全家。
一邊對北元虛與委蛇,一邊對大明稱臣,雙方也的確有過一段時間蜜月期,陳友諒之子陳理,明玉珍之子明升,也是在恭愍王時期,被朱元章送到高麗去留學。
恭愍王十分上道兒,沒給陳理他們什麼好臉色。
他對大明也十分恭順。
結果,高麗國國內的另外幾派十分不滿,這幾派,一部分是守舊派,另外一部分,是以前給蒙古人當翻譯,當醫官,還有給蒙古人送女人送得多被封官兒,當了貴族的這部分兩班。
他們集合起來,找人把高麗王恭愍王給賜死了,其中一個權臣,直接把自己兒子推上了高麗王寶座。
也就是如今的高麗王。
可以說,現如今的高麗,對大明十分不爽,更加親近北元。
這幾年,高麗的官軍扮做倭寇劫掠大明商船,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朱元章認為高麗國王是弒逆上位,並沒有給現任的高麗王冊封,對他們極為反感,他們前來朝貢的使臣,也被朱元章駁斥逐回。
它雖然兩面稱臣,但任然掩蓋不了它朝中大部分是親北元這件事,納哈出之所以還在遼東那麼堅挺,也跟高麗國有很大原因。
所以,朱標這次來北平,為的就是儘快解決遼東戰事,北元防線統籌,高麗也是其中一個重大事項。
朱高熾這小胖子撓了撓頭,道:“大伯,爹,大哥,你們在說啥啊,我怎麼聽不懂!?”
他烏黑眼眸滿是疑惑。
朱棣瞥了一眼朱雄英,又看了一眼朱高熾,不由心頭有些遺憾,自己這個嫡子,雖說心仁體寬,但是在謀略上差了一籌。
甚至還不如自己二子朱高熙……
朱雄英咧嘴笑了笑,說道:“大哥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