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漢人有個大儒說過一句話,九世之仇猶可報乎?”
“雖十世可矣!”
“大唐的安西都護府碎葉城雖然陷落了,但是遲早有一天,我大明的安西宣慰司要設立起來,我們大明的碎葉城會新建起來!”
“前元終百年,未能將察合臺汗國打下,他們蒙古人做不到的,我們漢人來打!”
“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將心中的碎葉城光復。”
“允熥呀,大哥再給你講個故事,講的是唐朝安西郡王郭昕孤守大唐安西都護府五十載的故事,日後這個故事,你也要傳給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我華夏重複漢唐舊土的那天,好嘛?”
“好!”
……
今日是大朝會。
諸臣跟隨著李善長,李文忠,分別排列在大殿前。
和以往的上朝不同之處在於,但凡是大朝會,都要升國旗唱國歌。
而且每個大明朝臣家中,都需要懸掛大明五爪紅龍旗。
待到唱國歌,升國旗事畢,諸朝臣進入了奉天殿。
朱元章端坐在龍椅上,太子朱標則坐在他旁邊,各部朝臣,開始彙報軍情大事。
兵部侍郎上前奏報道:
“啟稟聖上,岷州衛指揮馬燁奏報,陝甘等地回回,私通撒馬爾罕與察合臺汗國,不服我中華管教,不與漢民通婚納俗,且有當地回商勾結吐蕃佛頭,意圖劫掠我大明皇家銀行儲存金銀,此事事關重大,軍情司已派人查明,那回部商人,乃是撒馬爾罕新汗派來的諜子,其人勾結察合臺汗國,謀我西域,因見大明銀錢犀利,故而使銀錢蠱惑吐蕃佛頭,說是岷州衛私鑄的假錢,騙吐蕃佛頭來攻。”
朱元章聞言面無表情。
朱標皺了皺眉,他將朝服大袖擺了擺,問道:“這回部商人諜子,可有抓到?”
那兵部侍郎道:“啟稟太子殿下,軍情司探明,那回部商人已藏匿入陝西回部聚集堡砦,因陝南各地多砦子,倉促之間,未能察晰。”
朱標看了朱元章一眼,沉聲道:“如今西疆的回部,除了突厥部,就屬回鶻畏兀兒人,撒馬爾罕,沙阿等地色目人後裔最多。”
“願改信佛道,習我華夏習俗的,皆已內遷,以‘撒裡畏兀兒’自居,各部稱其為‘黃頭回鶻’,這‘黃番’與察合臺,撒馬爾罕等地的色目人,雖同宗同源,實則在信教上勢同水火,按理來說,不應該收留外部回商諜子,軍情司,可有查明原因!?”
經歷過元朝多民族聚集,多民族雜居之後,如今的大明,正好處於一個民族融合,民族匯聚的時代。
回族的形成,除了蒙古人西征,從中亞西亞和歐洲帶回大量色目工匠外,有很大一部分跟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有關。
當年蒙古大汗合贊汗命令帳下所有蒙古人和國內民眾信天方教,但是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信奉薩滿,拜火教習俗已有上千年之久。
而且回鶻人,歷史上極為崇信佛教,唐僧玄奘西行,一路上西域三十六國全都是佛國,對他頂禮膜拜。
到了大石牙林建立西遼,也是以佛教為正統,故而佛教習俗,薩滿教習俗在當地根深蒂固,有很多老百姓不願意放棄,即便到了如今,薩滿教習俗仍舊對西域民眾影響頗深。
於是,這部分不願意放棄薩滿習俗,佛教習俗的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便內遷甘肅陝西,後世逐漸形成了裕固族。
他們兩部回民,因為信仰問題,自己都打的不可開交。
彼此之間,不說血海深仇,只能說罪孽滔天,屢次對同胞搞屠殺。
故而朱標聽說,陝甘等地的回部諸民,收留撒馬爾罕的回部商人諜子,覺得有些不對。
那兵部侍郎連忙道:“啟稟太子殿下,察合臺汗國如今內亂不休,國內朝局不穩,他等西番商人來大明十分頻繁,名商大賈為躲避察合臺內亂,東遷歸附者眾多,如今長居陝甘的回部商人,比起以前多了將近萬人,故而……”
“哦?”
朱標和朱元章都對視一眼。
說實話,這其實和大明的九邊政策也有關。
商人逐利,察合臺內戰,而大明九邊又需要大量軍需,做生意很賺錢,所以很多色目回部商人都跑來大明做買賣。
許多人以為,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和北元,同宗同族,按道理來說,大明和他們打仗,他們不會袖手旁觀。
實際上,在大明和北元屢次大戰的時候,察合臺汗國的色目商人來回倒賣物資,大賺特賺。
也沒少趁著北元虛弱,攻打北元的草場,劫掠北元蒙古部眾。
商人是沒有國家概念的。
察合臺汗國最巔峰的時候,吞併了窩闊臺汗國大部,因為處於絲綢之路重要交通要道,商旅發達,其河中地區,自唐代起就多出名商大賈,盛產寶石,金銀,玉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