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在大明開醫館 > 第22章 對不起,我的王霸之氣壓不住了

第22章 對不起,我的王霸之氣壓不住了 (第2/2頁)

自古王朝遷都,絕非是一件小事,甚至會動搖一個國家的根本,北魏孝文帝移風易俗,全面漢化並且遷都,遭到了北魏貴族集團強烈反對,要知道,北魏最開始的國都,水質差,是鹹的,風沙又大不適宜居住,而且人口越多城市問題越大,早已不堪重負,就是這樣,那些北魏貴族仍然強烈反對遷都,而北魏孝文帝這位一代雄主,也很快死去……

遷都,意味著權利中心的轉移,會對固有派系的利益造成極大影響。

一旦利益受損,甚至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皇帝的意志又無法左右時,文人和武將集團可能會在某些戰線短暫的達成一致……

似北魏這種有胡人血統的國家,為了左右皇帝的意志,這種報復通常直白猛烈,皇帝暴斃,換一個……

似大明這種漢主之國,文臣武將想要左右皇帝的意志,手段會更加陰損毒辣,譬如上一世,朱標在考察完西安準備遷都北方事宜,回到南京之後,很快就病逝。

朱元璋悲痛不已,親自寫禱文祈求上蒼,從此再也沒提過遷都。

要知道,這之前,朱元璋幾次派遣朱標前去開封,洛陽,西安等地考察遷都。

而且朱標的身體一向還行,多次去北方,從沒什麼毛病。

取而代之的,是朱元璋對功臣老將的瘋狂殺戮……

主少而臣壯,難免會有臣子效仿東漢伊霍舊事,更難得是,大明建國才十五年,朝中的派系已經越來越茁壯,越來越明顯……

似如今大明,因為沒有科舉,所以大部分官員,來自於國子監,或者是官員的舉薦。人都是有私心的,就算是浙東四賢之一的宋濂,這位寫下《送東陽馬生序》的明初大儒,也舉薦了不少自己的弟子,譬如說方孝孺……

好在,方孝孺此人,既有南人文樸細膩的一面,又因為父親在濟南府當官,自幼在齊魯大地長大,脾氣性格也接近北人,還算是可教之才。

國子監在南京,江南又學風鼎盛,不可避免的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朋黨……

元朝這些讀書人不能當官兒,他們就寫雜曲,寫風月,彼此之間結為詩社曲社,結黨之風盛行,漸漸的,國子監這個大明官吏後備人才基地,就全都是江南人居多,裡面又夾雜著各個地域派系。

朱元璋也深感朝中南黨橫行,而北地官吏,多不聽宣調,陽奉陰違,長此以往,國家有分裂的風險。

“一五計劃,我們要貫徹落實土改,抓好民生建設,首要就得解決吏治,需要人才!皇爺爺您早就在籌備科舉,但是我提個建議,唯才是舉,不拘一格。”

“就比如算吏,文辦,雖說是科場小吏,但是職輕權重,他們可能考試考不過明經進士,但他們是專科人才,小小算吏,算盤子算著大明數百萬石的軍糧!”

“算盤子兒雖小,可比知縣老爺的腦袋還重!”

“又比如說槍炮匠人,能鑄造火炮的匠人,需得十餘年水平才能出師,這種匠戶身份低微世代延襲,匠戶不可參加科舉,一代兩代還行,三代四代,萬一這家人裡出了個讀書種子,卻無法去讀書當官,腦子一熱,效黃巢舊事怎麼辦?”

“唐有六鎮子孫之禍,有六姓七望,門閥世家,宋有士大夫治天下,使得武人衰微,最後宋也亡於武功!”

“一五計劃,先抓民生土改,再抓人才科舉,三抓軍隊建設!”

“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抓好民生出良家子參軍,抓好吏治人才促進民生,良家子生活好了,吃飽了,家裡有土地種,他們就會在戰場上為皇明效死命!”

“好!”

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眼眸閃爍著異彩,詫異地盯著朱雄英。

朱標則是眼睛瞪的老大,還掐了自己一下,猛眨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錯,面前這個真的是自己兒子朱雄英。

朱雄英則是深吸一口氣,抱起枸杞水猛灌了一大口,說道:“皇爺爺,父親,我要說的說完了,你們上朝吧,我要去陪皇奶奶了,我說的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朱雄英蕭瑟無比,不裝了,八歲之期已到,我的王霸之氣壓不住了。

最新小說: 從當戰神開始 騙嫁之權臣有喜 我的妹妹一點都不可愛 農家小福女有空間 我與景元二三事 最強適配度99% 人在星際,寫文封神 全家穿越古代種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當幼崽 女扮男裝我拿到登基劇本(科舉) 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快穿小戲精:大佬她風華絕代 快穿:反派弟弟又可愛了 快穿:瘋批美人只想褻瀆神明 快穿:黑化女配手撕炮灰劇本 心機反派又在哄我做任務 我不需要洗白[快穿] 我和反派會雙向讀心! 穿越:又拽又狠的小師妹 設局撩青梅[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