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之前很多難以攻克的病症都變得不在是什麼問題。
甚至癌症也不再是什麼問題。
因為大量更為先進的人造器官替代了壞死病灶器官。
讓地球原生人類也擁有更長的壽命。
起碼從地球出發時候的三百多萬人中途因病死亡的是鳳毛麟角。
不過華夏號上的年輕人現在到是個稀罕物。
因為每個年輕人都代表一個擁有生產資格的父母。
自然讓其他人也是羨慕的不行。
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孩子。
畢竟傳宗接代是大多數華夏人的傳統觀念。
不過對於生育最高理事會還是抓的很緊。
其實蘇翰也沒辦法。
畢竟華夏號內部的生存空間有限。
人口大幅提升就壓擠佔現有人類的生存空間。
要知道現在華夏號內部已經很擁擠了。
起碼在沒有抵達可靠的恆星系統之前。
蘇翰是不可能放開人口管制的。
……
科學院這邊這些年來在應用端領域有了不小的成績。
不過科技值卻沒有增加多少。
因為所謂的成績都是應用端都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專案。
蘇翰對此也是表示理解。
畢竟華夏號因為受到資源和麵積限制很難搞什麼大工程。
所以眼下也只能搞這些可有可無的專案。
不過蘇翰很快發現在教育、哲學、倫理、經濟、統計、法律、行政、心理、甚至音樂、舞蹈、美術、等文科方面的突破也增加科技值。
fo
發現這一點的蘇翰自然是有些吃驚。
本來這些文科專案在華夏號內的教育體系內屬於小眾學科。
招生數量很少。
科學院就業的崗位也少。
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的都是數學、物理、化學、能源、機械、電氣、航天、武器等等,這些純理工類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