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道:“幾乎不太可能。經過推算星龍六號的聚變效率最高可能提高到18左右,而且無關於裝置的大小。現在關鍵問題是,想要完成更高水準的核聚變,應該讓等離子體變得更加可控。但現在的中子溢位的太厲害,材料嬗變的太快。而且嬗變位置無法準確控制。大大降低了聚變時長。其次是氚氣自持的效果要低於預期,同樣因為中子無法控制的原因,導致自持效率無法保證。總體就是裝置很難更長時間保持穩定輸出。除非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不然很難達到Q值50以上聚變成功。”
蘇翰道:“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神龍道:“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採用氘和氦三聚變。當然氘和氦三聚變也有中子問題,而且相對較少,但同時釋放的能量也較少。最好能夠完成純氦三聚變。這樣就能完全中子溢位問題,同時也釋放更多的能量,更重要的是也不用安裝自持材料,因為不會引起內壁嬗變。這樣也許能夠達到Q值50以上核聚變。”
蘇翰道:“使用氦三聚變的話需要幾十億度的高溫吧!你的意思是必須使用球形託卡馬克的路線?”
神龍道:“球形方桉只是其中一種。不過球形方桉不太可能成功。主要是因為無核設計沒辦法佈置更多的線圈。而且無核設計也不容易排除雜質,很難持續穩定的聚變。除非有一種能兼顧球形方桉的設計,但又能擁有多個的線圈可控才有這個可能。”
似乎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蘇翰忽然感覺到了什麼。
能兼顧球形方桉的方桉?
蘇翰沉默了一會,道:“對了神龍!你說我們能不能生產一種裝置。把幾種方桉相容起來!譬如說用球形方桉來實現高溫,用環形方桉或者彷星器方桉來實現穩態聚變,同時用來排除熱量和雜質,最後用離子體注入器來新增燃料。畢竟離子體之間是不排斥的,新增燃料更加方便。”
神龍道:“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實施起來只怕有相當大的難度。畢竟這些聚變裝置都是不同的技術路線,想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只怕需要一些功夫才行。”
蘇翰道:“下功夫是肯定的!想要達到Q值50以上的核聚變,必須要能人所不能。既然你覺得也行,那咱們就可以試試。這次我打算親自設計這個聚變裝置。無論如何也必須要在四年內完成可控核聚變。”
……
巨龍能源隨即召開了高層會議。
巨龍能源的高層這會都是興奮的不行。
星龍六號的成功讓所有人看到了核聚變成功的可能性。
眾人以為蘇翰這次召開高層會議應該是打算商量建設實驗聚變堆的事情了。
因為核聚變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發電。
只有率先完成發電裝置才算真正的完成了核聚變。
蘇翰看了看眾人道:“這幾年大家都辛苦了。星龍六號的成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對於這點我非常欣慰。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現在的不足。雖然星龍六號裝置Q值達到了13.5,但和我要求的50以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們要再接再厲。”
眾人聽到這都是一愣!
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雖然蘇翰以前也說過Q值要超過50的事情。
但大家都以為蘇翰那是在開玩笑呢!
就算ITER那麼大的工程設想的Q值也不過才10而已。
蘇翰卻要說達到五十以上。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核聚變自從提出到現在已經一百年了。
也不過才達到了十以上。
達到五十隻怕再有一百年也未必可能。
更重要的是也許永遠也達不到五十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極限的。
不可能無限制的做下去。
一份付出換回十三分收益。
這已經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功了。
這還不滿足。
居然還想換出五十份來。
這明顯就是蹬鼻子上臉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