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問題是裡面居然使用了鈽239。
牽扯到放射性核材料。
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在一些關鍵地方還是可以使用的。
譬如說航天工程上。
按照蘇翰的這款核電池的標準。
只需要不到十個平方就能達到現在一百多個平方的效果。
效能可以說是提升了十倍。
相關單位提出想要購買蘇翰的核化學太陽能板。
蘇翰卻直接提出可以和國家進行合作。
其實蘇翰也知道獨家經營肯定是利潤更加的豐厚。
但問題是這種電池板裡面需要使用鈽239。
這種東西是管制物品。
之前為了搞到鈽239。
他已經動用了所有的關係。
但搞到的鈽239根本不夠他用的。
想要製造更多的核化學太陽能板。
就必須得到國家的支援。
那麼與國家合作自然是最好的方法。
蘇翰提出的條件是可以和國家合作生產。
利潤可以均分。
但龍翰科技擁有產品定價權。
也就是相關單位想要用必須保證給自己的利潤。
自己要用卻只交成本價。
相關單位負責人聽到這當然不反對了。
因為這本來就是人家蘇翰的技術。
自己這邊只是出一點鈽239而已。
雙方最後敲定了合作。
官家單位一口氣訂購了一百平方米。
每平方米售價高達一千萬。
看似有點小貴。
但總體還是比原來的太陽能板更便宜。
更重要的是更省面積。
一百平方米就能為空間站每小時提供兩百三十度電。
而以前差不多要一千五百多平方米才能做到。
感覺自然是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