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擁有載人航天器的登入的區域才屬於某個國家的專屬領地。
而以前全球有能力登入月球的國家只有米聯邦。
但問題是按照月球公約的規定。
只有載人著陸器登陸區域的五十公里內屬於載人登陸的國家。
而米聯邦只成功發射了六次載人登入器。
算上登入器附近的專屬經濟區也不過才幾百平方公里。
這點領土完全沒有話語權。
所以眼下就是是否要發射更多的火箭和登入器。
但問題是米聯邦在當年的六次載人登月活動中投入了兩百多億米金。
現在再想上去則需要三千多億米金。
平均每次五百多億米金。
這麼大的投入最後可能連利息錢都賺不回來。
除非米聯邦也能擁有火箭回收技術。
所以在這些專家看來。
不能完成火箭回收。
就沒辦法進行重啟登月計劃。
畢竟現在的米聯邦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米聯邦的相關單位決定加大對可回收火箭的研發。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華夏人獨享月球。
不過米聯邦也不是傻瓜。
不管是火箭回收,還是登陸月球,都是投資不菲。
如果只讓自己一個國家承擔。
只怕還真就承擔不起。
如果能拉攏更多的國家去承擔。
那能省下很多的錢。
米聯邦很快推出了一個多國月球合作開發計劃。
希望能聯合歐系聯盟等國,一起開發火箭回收,以及重新完成登月。
不少國家也是紛紛響應。
畢竟龍翰科技現在的載人登月計劃搞得如火如荼其他國家也是眼紅的不行。
自然希望能分一杯羹。
不過讓他們自己去完成載人登月想想也知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有米聯邦這個老牌航天強國挑大樑那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