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授課理念各有不同,但是彼此帶出來的學生之間也算是良性競爭。
斯來特林帶出來的學生和他越來越像。他們都是那麼的天才,也是那麼的極端。而相似的是,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標準的貴族。
斯來特林學院的風氣也被貴族們反向影響,它開始變得傲慢,冷漠。斯來特林對此沒有什麼不滿。相反,他對那些混跡於學校當中,卻沒有太多的天賦,沒有太大成就的學生們心懷不滿。
終於,第一次的爭吵發生了。
赫奇帕奇女士和斯來特林第一個吵了起來。赫奇帕奇女士是那樣愛她的學生們。即便他們大多平庸,但是同樣的,他們團結,他們淳樸,他們誠實,他們堅韌。
而後,是與格蘭芬多的正常,盛產魯莽的天才和魯莽的蠢蛋。
相比於平庸的赫奇帕奇學生,格蘭芬多的蠢蛋顯得是那麼的刺眼。
第三次拉文克勞女士也終於忍不住了。
她對斯來特林那‘智慧只流淌在血脈當中’的觀點發出了激烈的抨擊。智慧存在於人與人的交流當中,存在於一代一代傳承的記憶當中。相比之下,血脈才不會傳承智慧。
“血脈能夠傳承的只有那些該死的遺傳病。你看看你手下的那些學生。他們為了保持血脈的純淨,把自己搞成了什麼?你對血脈的研究最深,你真的看不出他們的畸形源自何方嗎?”
拉文克勞措辭激烈。
這一次的爭吵,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斯來特林決心離開學院。
他留下了密室,留下了一個岡特家族,之後,銷聲匿跡。
故事到了這裡,已經走到了尾聲。沒有人知道,在離開霍格沃茨之後,斯來特林的位置。
在世界的各處,有著很多的斯來特林的傳說。
有人說在世界的最北端看到過那位傳說。他在哪裡探尋星空與魔法的關係。
有人說在神秘的東方看到過斯來特林,他對哪裡富有特色的神奇動物有著很大的興趣。還有人說當年的那位旅法師馬可·波羅曾經在東方的某處叢林當中見過與神奇動物為伴的斯來特林。
但是沒有人相信。因為當時,距離霍格沃茨的成立,已經過去了三四百年。斯來特林活了四五百歲?這種事情,沒人會信。
馬可·波羅對這件事三緘其口。有人說他只是在保持神秘,也有人說是他被迫和斯來特林簽下了不得暴露對方行蹤的契約。
更有甚者聲稱,那時候的馬可·波羅,已經不是馬可·波羅了,而是被斯來特林施展了移魂咒,已經成了斯來特林。
他想要透過這種辦法來看看歐洲的老朋友們是不是還在,最終自然還是得到了一個不是很美好的事實。
霍格沃茨依然在,不見當年舊人。
三百年匆匆過,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於是這位傳奇放棄了迴歸英國的想法,他原本是想把自己從東方學到的神奇的,能夠讓人永生的魔法教給自己的朋友的。
可惜太晚了。
他再也沒有踏上過歐洲的土地。
前半段,是天花板上記載的傳說。
而後半段,則是岡特家族花了近千年去收集到的一些關於斯來特林的傳說。
每一代都會有新的傳說誕生,即便他們不比四巨頭更加強大。但是他們依然在擠佔著四巨頭的光輝。他們越是耀眼,就越會讓四巨頭,成為古早的傳說。
所以,後續的很多年,都沒有任何跟斯來特林有關的傳說。
直到盧克走進了下密室,看到了斯來特林留下的那些遺產,看到了那支羽毛筆。
而後他又見到了自稱格蘭多芬的傢伙,沒過幾天,說是斯來特林也有了訊息。
就像是隨著盧克的長大,那些古老的傳說在一點一點的復甦一樣。
…………………………
“蛇靈被拿走了,我們沒有下一位蛇靈大人了。”
一個帶著兔子面具的人憤怒地拍打著桌子。黑洞洞,沒有神采的兔子眼睛盯著在下方單膝跪地的兩個人,卻像是英國傳說當中的殺人兔一樣,讓人畏懼。
“他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也不能說是他們的錯吧。面對一個根本不可能戰勝的對手,我想不出這兩個人有什麼可指摘的。至少他們還對組織有著忠誠,他們帶回了這個訊息。”
一個帶著公雞面具的人開口道,而他身邊那隻鸚鵡虛影開口聒噪道:“忠不可言!忠不可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