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蔥根也可藥用,雞屎白也是可以。”
“主持,這附近還有什麼可以用的野菜嗎?”
主持是個清瘦面善的和尚,說起話來也很和氣,拿起朱橚昨天尋的野菜,笑咪咪道:“王爺,有您為開封百姓著想,是百姓福氣。阿彌陀佛。”
朱橚搖搖頭:“當年先帝命我來開封,本王覺得此地苦困,常有大水乾旱,光是宋朝,開封就受了不少天災。
私自離開去鳳陽。
先帝訓斥後,本王再次回到開封,才體察到百姓疾苦,本王決定為開封百姓好好做事,讓野菜可以救命。”
官兵到達開封,沒有找到周王朱橚,便道:“周王逃跑了。”
第三日清晨,朱橚將寫好的野菜手稿給那主持看,說笑間小沙彌來報:“王爺,主持……外面來,來了好多的官兵。”
“官兵?來這裡做什?”周王有些詫異。
看到李景隆時朱橚有些茫然。
這李景隆還是他的侄子,論位置還不如他高,竟然不請自來,還帶著這麼多兵馬。
走親戚也不是這麼走的。
周王朱橚驚訝,隱隱感覺到有大事發生,但官兵已經追來,沒有時間問清楚。
兩個錦衣衛從懷中拿出一卷黃綾:“周王殿下,接旨。”
朱橚撣了撣衣袍:“臣朱橚,接旨。”
聽完聖旨,周王又驚又氣。
指著宣旨的錦衣衛:“你們哪隻眼睛看見本王造反了?”
平日裡溫和實誠的朱橚再也安耐不住,怒髮衝冠:“你們這是信口雌黃,本王何時有謀之意。我乃先帝五子,一國藩王,就憑你們也想治本王的罪。”
錦衣衛淡淡道:“周王殿下,我們不是來聽你冤屈的,曹國公已經在門外等候,請吧。
有什麼事回京再說,如果殿下抗旨,官兵進來,殿下臉上也不好看。”
周王的護衛兵馬已被看管,開封都指揮使司也接了旨。
周王悽然又懷著希望道:“今上的意思是拿本王一人,還是?”
當年先帝對待意圖謀反的兄弟都是隻拘禁一人,禍不及家眷。
“陛下說了,周王府大小家眷嬰兒都全部拿下,鎖拿進京聽審。”
朱橚心中悲涼,這個大侄子是要周王一脈滅絕。
他就是想削蕃啊!
寺廟裡,幾個親兵隨從護在周王身前。
錦衣衛道:“嗯?周王是想抗旨啊。來啊,人贓俱獲,帶走。”
周王一家,全部被鎖拿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