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容和袁忠徹無所謂,立刻答應道:“當然可以,別反悔。”
道衍搖搖頭:“成先生不用任何軍士,僅靠民報號召百姓和眾人來歸順王爺,還要收集糧草,恐怕有心過於狂言。”
朱棣心裡喜愛成淵,氣的瞪了成淵一眼:“小子胡說,軍令狀這些東西可是你隨便立的?做事竟然不深思熟慮,糊塗做事,本王豈能讓你胡鬧。”
他覺得成淵做不到,所以到時候白死了。自己還損失個人才,朱棣自然呵斥他。
朱棣呵斥了成淵,立刻轉向袁容和袁忠徹,道衍那裡:“你們幾個也是瞎胡鬧,此事怎可兒戲。損失這小子自己了斷自己,那本王該如何。”
一聽這話,袁容和袁忠徹反而將恨意轉移到了成淵身上。
彼時出去招兵買馬的人才離開一兩天,朝廷那邊現在還沒有什麼動靜,但成淵估摸著應天府那邊應該已經知道張昺和謝貴死了。
建文那個傢伙太磨嘰,調兵也需要齊泰去,一時半會兒政令傳到各地還需要時間。
昨日和徐增壽說話,成淵聽過徐增壽給他分析,朝廷明面上有幾十萬兵馬,甚至更多。
可是實際上,齊泰給這些大將的兵馬,需要從京中,直隸,大寧都司,山西行都司,山東,河南還有遼東,宣府等兵馬。
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況且按照大明的軍制,凡是調兵遣將還有運籌方略等,都由兵部負責,五軍都督府則職掌天下衛所整備,操練以及屯田之事。
應天從各地調兵,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成淵便打算在這空時間裡用民報將奉天靖難的訊息傳到百姓耳朵。
否則時間久了,百姓們被應天的文官操縱風向,將他們這夥人當成大明反賊,那就是損失。
“大師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成淵繼續說道:“損失我們是一夥山賊匪寇,可以不去重視百姓們的看法。
可王爺是先帝之子,也是今後大明的新帝,民心對於他來說便無比重要,所以軍令狀我立,民報我依然要辦。
為期一個月,若是我說的這些沒有兌現,自當在各位面前以死謝罪。若是我做到了,民報之事今後便要一直辦下去,伴隨大明江山生生世世!”
袁容道:“既然如此,王爺你也不要阻擋,且到期時再看。”
袁忠徹也道:“那便拭目以待。”
朱棣沉吟了片刻,生氣道:“既然你如此執意,那便隨你。若是反悔還來得及。”
就在這時,成淵接話道:“王爺您放心,三十日後,自見分曉,定會有軍民來跟隨王爺。”
遵循歷史,確是在建文元年七月有不少將士來投奔,但此時才四月中旬,恐怕有些吃不準。
道衍也有些摸不透,這打仗勸降都是勸將領,威逼利誘,給美女銀子才能勸來。
這個成淵卻是讓人有些覺得奇怪,號召軍士百姓追隨王爺,這招到底如何,他們也無法知曉。
朱棣稍微遲疑,立刻點頭。
袁容和袁忠徹很有把握,三十日之內,成淵不用王府的一兵一卒和銀子,便可以號召眾人,還收集糧草,只怕是痴人說夢。
說到底袁容也有自己的一些私人情緒,這個成淵來了後,朱棣對袁容便沒有以前那麼喜歡了。
袁容和永平郡主姑爺李讓便互相較勁,這次又跟成淵較上勁了。
看到幾個人互相爭執,成淵又立下生死狀,朱棣也沒有再說別的事情,同意成淵的做法。
但言語之間也在暗示,成淵需要幫助時,便直接說就是。
成淵感謝朱棣的心意,但這事既然已經和袁容他們作賭,那便賭一賭。
他始終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