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濤問道:“章隊,你的意思是說,海島也像死神島一樣,由磁石構成,而且周圍也有流沙嗎?”
章守平道:“不但是這樣,海島周圍還佈滿了暗礁,大型船舶根本沒有可能駛入海島,到時只能派小艇進入。”
呂文樂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覺得有些問題,那裡沒有動植物,而且海島面積也不大,當初又為什麼會把寶藏藏在這座小島上呢?”
孟子濤同樣也是這樣的疑問:“會不會不是這座小島?”
船長奚小英說:“我們仔細核對過現有的線索和資料,除非這其中有錯誤,不然肯定不會出錯。”
對於奚小英的說辭,孟子濤還是相信的,他也覺得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但關鍵問題是,寶藏會藏在這樣一座根本不能生存的無人小島上嗎?
呂文樂開口道:“我到有個想法,不知你們聽沒聽過陳祖義。”
陳祖義,是在明朝的一位海盜首領,明朝洪武年間,全家到南洋。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10多年為海盜,集團成員最鼎盛時超過萬人。戰船百艘。
鼎盛時期,陳祖義雄霸於東瀛、寶島、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過往船隻達萬艘,攻打50多座沿海鎮城。明成祖懸紅50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最終,他被鄭和擒獲,押回國內,當眾將陳祖義斬首示眾。
現場除了章守平之外,其他都聽說過陳祖義,孟子濤馬上就明白了呂文樂的意思,說道:“你的是意思是說,海盜把這座小島當作是埋藏金銀珠寶的地方,之後不知什麼原因,被朱慈烺發現,所以把寶藏藏在了這個地方?”
章守平接過話道:“孟老師,我覺得在這件事上你存在一個誤區,為什麼你一定要認為是朱慈烺把朱家的財富藏在那座島上呢?有沒有可能,其實朱氏皇族因為憂患意識,一直在經營著這座小島,以期在危難關頭中興呢?”
“這不太可能。”
呂文樂解釋道:“如果這樣,當時的崇禎內帑就不可能捉襟見肘了。現在咱們要尋找的,也是以明朝可能流傳下來的文化資料為主,至於什麼金銀財寶,咱們是不應該抱有這個希望的。”
章守平說:“這也不好說吧,萬一崇禎也是個喜歡斂財的人呢?”
呂文樂笑道:“崇禎時期不像萬曆時期那樣財政壓力比較輕鬆,崇禎皇帝唯一的致富機會是沒收魏忠賢的財產,這筆財產沒有公佈出來,也缺乏歷史記載,只有一些猜想而已。”
“但是,哪怕崇禎因此充實了自己的小金庫,相對明末的局勢來說,這點錢貼補進去也只是杯水車薪。至於其他的發財渠道,相信在明末入不敷出的巨大財政壓力面前,即使是皇帝,想搜刮私房錢也不容易。所以說,崇禎如果知道有這麼一大筆財富存在,他怎麼可能不去收刮?”
“因此,那座小島,我更願意相信,是某個海盜團伙想要狡兔三窟,埋藏金錢財寶的地方,或者說,有從陳祖義那得到的可能性,畢竟當初抓到陳祖義之後,他所留下的寶藏,文獻上並沒有記載,或許這是明朝廷故意為之的。當然,到底怎麼回事,咱們只能前去調查之後才能得知了。”
奚小英道:“是啊,咱們在這裡說的再多也只是猜測,等到了那,有沒有寶藏,是什麼寶藏也就一目瞭然了。”
大家紛紛笑了笑,接著就商量到達海島之後的行動。
中午吃過飯,考察船駛離港口,朝目的地出發,然而天公不作美,船剛進入深海區,天空便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而後變成了中雨,夾雜著五六級的風,再加上現在又處於冬季,能舒服才怪。
好在,船隻航行的時間不用多久,不過二十幾個小時就行了,但為了掩人耳目,船的路線做了一些改變,時間也用的長了一些。
第二天夜間,考察船到了靠近那座海島的區域,不過這個時候並不是上島的時間,大家還是安心休息。
翌日早上,雨終於不下了,只是風還在颳著,孟子濤站在船頭感覺有些陰冷。
以孟子濤的視力,他很容易就看到了那座小島上的情況,當然為了觀察的更仔細,望遠鏡還是少不了的。
這座小島相比之下確實不大,充其量也只有一平方公里不到,它的形狀和藏寶圖上顯示的海島很象,猶如一座金字塔聳立在海中,其四周有海風吹拂,浪頭不小。另外,該島的海岸線並不適合船隻停靠,也沒有海灣可供船隻避風。而島上陡峭的懸崖,也難以興建庇護所。
好在此地的岩石並不光滑,有幾處凸起的地方可供船隻繫繩,當然是小型船隻。
孟子濤有些無法想象,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當時的人是怎麼上島的,更何況,這座小島還一塊巨大的磁石,會影響船上裝置。
“奚船長,這裡平時難道沒有船隻經過嗎?”
“這座小島距離所有海上航線很遠,除非有船隻特意以該島為目的地,否則這裡幾乎看不到船隻。就算無意間駛向了這座小島的範圍了,因為裝置受到影響,也會改變航線,正好擦島而過。”
孟子濤又觀察了一會小島,問道:“咱們什麼時候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