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們拿著錢直奔尚海上望機械裝置廠,袁福軍首先要開設一條就是飲料生條線,包括果汁和和茶飲料。
“小袁,這些裝置比咱們廠裡的裝置好多了。”
三叔看著面前各種型號和大小不同的裝置只覺得眼花繚亂。
“哈哈,當然了,這些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裝置。”
袁福軍哈哈笑道。
“是的,這些生產線都是德國最先進的生產線。”
銷售人員聞言點了點頭,帶著三人進行了全方位參觀。
“這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各種飲料,每小時的生產產量可自動調節,產量每小時可以達到一萬瓶。”
“我們還可以提供專門的人員上門安裝,教會你們的工人操作生產線。”
“每小時能生產這麼多?”
剛子聞言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這一趟來尚海可是漲了見識。
袁福軍當年考察過其他幾家大型飲料廠,他明白工藝流程基本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有銷路以及市場營銷必須到位。
最終他們購入了一條飲料生產線,花了將近六十萬。
回到青山鎮後,袁福軍迅速將十萬尾款付給了機械廠。
同時和三叔成立了一家公司,兩人各自出資六十萬,由袁福軍佔股百分之五十一,三叔佔股百分之四十九。
原本三叔的意見是袁福軍佔股百分之六十,他佔百分之四十,因為他的六十萬資金完全是袁福軍帶他賺的,如果沒有袁福軍,他絕對賺不到這個錢。
在袁福軍的再三堅持下,他只要了三叔百分之一的股份,由袁福軍佔股百分之五十一,劉書航佔百分之四十九。
成功接手食品廠後,袁福軍召集了工人低價推銷廠裡的庫存,並承諾給每個工人銷售額百分之十的佣金。
同時他還在報紙上刊登了招聘中層管理的資訊,他馬上就要開學,必須給三叔找幾個得力的干將。
這一日,是他們公開應聘管理人員面試的第一天。
招聘工作由三叔和食品廠原來的人事科副科長章曉月主持,袁福軍坐到一邊,他年輕的外貌根本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各位領導下午好,我叫徐彰彬,畢業於尚海財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之前就職於金聯邦集團。”
面前站著的是一個看起來不到四十的男人。
金聯邦集團是知名企業,又是名校畢業,為什麼屈尊來一個食品廠應聘,袁福軍想不通。
“您這麼優秀,為什麼選擇我們呢?”
提問的是章曉月,對方這麼優秀的條件,她不明白為什麼會選擇一家剛剛易主的新廠子。
“具體原因比較複雜,但最大的原因是我也是萍實市人,在青山鎮工作我可以更方便照顧我父母。”
徐彰彬聞言,臉色變得有些尷尬,道出了自己來應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