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上有人揮舞著旗幟,左右兩邊的水棚中,排列著六支船槳,划動起來就像飛騰一樣,到達水殿前面,停泊在一旁。從水殿前到仙橋,預先把紅色的小旗插在水裡,標明水道的距離,所謂的小龍船排列在水殿前,東西相對。虎頭船和飛魚船等分佈在小龍船的後面,就像兩軍交戰的姿勢。
不一會兒,水殿前的水棚上,有一名軍士用紅旗招引船隻,小龍船各自鳴鑼擊鼓划向陣前,船槳划動使船旋轉,共同組成一個圓形的方陣,叫做“旋羅”。水殿前面有用紅色的小旗子招引,這些船分為兩方,各成圓陣,叫做“海眼”。又用紅旗招引,兩隊船相互交叉行進,叫做“交頭”。
再用紅旗招引,那些船隻都排列在五殿的東邊,面朝水殿,排列成行,這時有一隻小船上面站著一名兵士,手裡執著一根長竿,竿上掛著錦彩、銀碗之類的東西,這叫做“標竿”,插在靠近五殿的池水當中。
又見有紅旗招引,船隊就分作兩行,在鳴鼓聲中齊頭並進,先到達終點者得到冠軍獎標,看臺上的人一起高喊口號,手舞足蹈。
......
趙昕對這類表演並不感冒,甚至感覺一點用處都沒有,但百姓們喜歡看啊!古代不比現代,生活條件差,娛樂活動也少。
後宮諸妃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還評論上幾句。
金明池表演完畢後,趙昕還要攜帶群臣后妃去寶津樓,觀看禁軍的百戲表演,有爬竿、翻跟頭之類的表演,還有樂隊演奏,唱的是《青春三月驀山溪》,《蠻牌令》,《拜新月慢》
然後就是健壯魁梧的禁軍士兵手持刀槍劍戟,盾牌等上場進行軍演,最讓趙昕難忘的莫過於大宋的女騎手了。
她們滿頭都是珠翠裝飾,腰束玉帶,腳穿紅靴,各騎一匹小馬。不得不說,女騎手們每人的騎術都精湛純熟,往來賓士飄忽若神,姿容嫻雅,動作輕盈,婀娜多姿,美輪美奐,也就趙昕能欣賞到她們的風姿,百姓們只能從圖畫中看到她們的形象。
後宮眾妃當中,楊凌薇看到這些女騎兵一個個雄姿英發的,不由得羨慕不已。
“官家!奴家也想要這樣的著裝!”
楊凌薇忽然朝著趙昕撒嬌道。
“好!好!好!日後,朕准許你去皇家獵場就這番打扮”
趙昕看著躍躍欲試的楊凌薇說道,嗯!朕的英妃若是這番穿著定然別有一番風味,小妮子長得越發美麗動人了。
“懷吉!這女騎的衣服給朕準備一套,送到英妃那裡去,記得稍晚一些的時候送去!”
趙昕浮想聯翩,饒有興致的說道。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