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趙昕親政之後,曹太后和苗太后兩人就未曾到過他處理政事的地方,皇帝親政,自然同大臣們商量政事,她們也不想落一個後宮干政的名聲。
“兒臣拜見大娘娘,小娘娘!”
趙昕恭敬地行了一禮。
“奴家拜見官家!”
以皇后為首的眾妃趕忙朝著趙昕行了一禮。
“臣等拜見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皇后娘娘!”
滿朝文武也紛紛行禮道。
“官家!自官家登基以來,哀家從未來到此處,哀家不想落個干政的名聲,但今日北方六路遭逢蝗災,百姓顆粒無收,哀家聽聞後,自然也是痛心疾首,便在後宮籌集了一些錢財,以助朝廷救濟災民!”
曹太后緩緩地說道,而後突然轉身朝著在場的大臣們行了一禮,說道:“先帝在時,對諸位都是愛護有加,恩裳盛寵,眼下國朝有難,還望諸位大臣勳貴們慷慨解囊,共渡難關!哀家在此替先帝謝過眾卿了!”
曹太后等人來得快,去的也快,但帶來的效果卻是極好的。
“官家!臣願意捐出錢四十萬貫,米粟五萬石!”
“官家!臣願意捐出錢三十八萬貫,米粟三萬石!”
......
曹太后走後,在場的文臣武將紛紛上前捐錢捐糧,短短的半柱香內,就已經籌集到了一千萬貫錢財,三十萬石糧食。
仁宗在位三十載,寬以待人,對大臣們都是禮遇有加,並且賞賜頗豐,過節給賞賜,官員們生病了派遣御醫醫治,並且帶去慰問品,甚至官員們生兒子什麼的,宋仁宗都大手一揮,很是闊綽。
對比起趙昕這個摳門的皇帝來講,仁宗皇帝在善待大臣方面足以甩他好幾條街。
所以當曹太后提起先帝的時候,在場的眾人不乏觸景傷情,潸然落淚者,所以紛紛慷慨解囊,雪中送炭。
就連清貧的官員也是捐出了好大一筆錢財出來,不但如此,後宮宦官和宮女們也湊了一筆錢財來。
趙昕沒想到百事不會做,只會做官家的父皇,還給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待滿朝大臣都捐完錢財之後,趙昕方才說道:“今日!國朝受難!眾卿慷慨解囊,朕不會忘記這一天的,北方受災的百姓們也不會忘記這一天的,但諸位十年寒窗苦讀,積攢家財,也非三天五天之事,所以這筆錢財朕不打算白要諸位的!朕日後每年都將從大宋皇商拿出一部分錢財按照眾卿所捐的比例,來發給大家當作紅利。”
趙昕也是思忖良久,才做出了這項決定,雖然蛋糕一個人吃很爽,但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拿出一部分分給別人的。
眾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的時候看著別人吃自己親手做的大蛋糕,自己也會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