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院落裡,一眾文官將武將們罵走後,方才想起通知後院的州牧大人,待眾人來到後院時,卻發現州牧大人早已身首異處,死相極為不堪。
就在眾人沒有主心骨的時候,王韶率領士兵從外頭殺了進來,一眾文官嘩啦啦的全部跪倒在地,大聲求饒,一點文人的風骨都沒有。
王韶不費吹灰之力將州牧府給控制住了。
而另一邊,儂智高率領三營人馬直接殺進軍營,由於軍官們都去州牧府赴宴去了,所以也沒費什麼力氣就將兩三千人的大營給拿下了。
景春院內,梁隊率率領一票兄弟快活完後,正要返回軍營時,卻聽到城內殺聲四起,頓時嚇的腿都軟了,趕緊脫去身上的盔甲,逃之夭夭了。
......
翌日,廣源州府內,趙昕正在和范仲淹,以及一眾文武將領再商量該如何守住廣源州。
范仲淹原本率領一萬禁軍在田州駐守,後收到趙昕的傳信後,方才率軍趕來。
見此王韶將他的計劃又詳細的朝范仲淹說了一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趙昕並沒有指揮這一萬禁軍的權力,所以固守廣源州的計劃必須得到范仲淹的認同才行,要不然以他手下的騎兵是守不住廣源州的。
趙昕先是掃了一眼眾人,而後朝著范仲淹說道:“先生,依你看,我們此計可成不?”
宋朝文官擅長軍事的也不在少數,范仲淹恰好是文武都擅長。
但范仲淹聽完王韶的計策後,確實不言也不語,只是眉頭緊皺著,捋著一把雪白的鬍鬚。
“先生是不是怕官家會怪罪!先生但請放心,若官家怪罪,本太子一力擔之,斷不會牽連先生。”
趙昕見范仲淹良久不回,忙說道。
“殿下!我範某今年六十多了,半截身子都已入土,又豈是會怕事之人。”
范仲淹笑道。
“那先生為何一言也不發!”
趙昕不解道。
“王團長的計策確實不錯,但是殿下身份尊貴,豈能輕易冒險,所以這鎮守廣源州一事,老夫當仁不讓!”
范仲淹抱拳道。
“先生,你年事已高,若有不測,將是斷吾一臂膀,吾絕不能讓你冒險!這事沒商量!”
趙昕斬釘截鐵的回道。
“殿下可曾統帥過禁軍?知道這次一萬禁軍帶來的武器有哪些嗎?知道各營的將領是誰嗎?知道城池該如何守嗎?”
這一句話把趙昕給問住了,論守城的能力,趙昕只能是紙上談兵,而范仲淹卻是經驗累累。
慶曆年間,范仲淹兼知延州。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
先前,邊路分馬步軍部署統兵萬餘人,兵馬鈐轄領兵五千,兵馬都監帶兵三千,禦敵時官卑者先出戰。
范仲淹在檢閱州兵馬後得一萬八千人,分為六部,每部置一將,加強訓練,根據“敵之寡眾”分別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