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全場喧囂聲消逝的時候。
趙昕大聲道:“諸位杭州的父老鄉親們,本王受皇命,入杭州查範公謀逆之事,經本王於吳縣一查,純屬無稽之談,故今當著父老鄉親的面宣佈,範公無罪,實乃大宋忠良,吾輩之楷模。”
“王爺英明!”
“王爺千歲千千歲!”
“王爺!吾家有好酒!”
“王爺!吾家小女年方十八!”
......
趙昕說完後,嗓子都有點冒煙了,趕忙鑽進馬車,生怕後面誰來一句:“王爺!奴家要給你生猴子!”
......
府衙內,當著杭州一眾官員的面,趙昕又將范仲淹和眾人都好好的褒獎了一頓,因為他沿途所來,杭州一片繁榮景象,百姓臉上都掛有笑容。
一位縣官模樣的人忽然說道:“都是義莊惹的禍,我看大人不若將義莊取消了吧!”
范仲淹皺了皺眉毛,起身朝著趙昕拜了一下,說道:“下官斗膽,請問王爺如何看待義莊。”
趙昕心想,宋朝和唐朝不一樣,歷經五代戰亂,那種延續數百年的家族不見了,代之以平民家族崛起,然而富不過三代也成為了各個新興家族的焦慮。
趙昕思忖了一下說道:“諸位大人中不乏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人,你們在時,家門顯赫一時,等你們去後,眾位子嗣分家居住,如此不如兩三代便泯然眾人。連家都不能保的人,又如何指望他報效國家呢?”
一個大人疑惑道:“這和義莊又有什麼關係呢?”
趙昕笑道:“我想範先生成立義莊,也是出於對後世子孫富不過三代而考慮的吧!”
范仲淹抱拳道:“王爺一語中的,下官確實有此思慮後方才成立義莊。”
趙昕又道:“依本王看來,功名富貴都是速朽的,往往及身而止,但品格可以塑造家風,傳之久遠,所以成立義莊,規範族人的行為,讓他們行有所止,學有所成,養成良好的品格,家族才能得以長久的興盛,才能言報效國家,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但是!”
趙昕加重了一下語氣,又道:“本王認為義莊資助的範圍不應該僅僅是本族人,外族人如有潛心向學而落魄者,也應當給予幫助!還有一點就是獎與懲要並施才行,要不然人人都養成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的習慣,那義莊將成為他們的墳墓,還有就是義莊必須在官府報備方能成立。”
趙昕有心推廣一下後世的慈善事業,但眼下時機還不到,且也不是自己一個未出閣的王爺能做到的。若能勸得北宋這些士大夫們像范仲淹學習,開設義莊,也不乏為一件好事,畢竟他們的錢財用來培養家族能人,比被不肖子孫拿去敗光要好的多。
范仲淹心下很是震驚,想不到雍王如此年齡,竟然能有這樣一番見解,看來大宋後繼有人了。
......
煙花若殤:我本來想寫趙昕掉湖裡淹死了,然後全書完!哈哈哈哈哈!
路人甲:我已準備好了刀片。
路人乙:我已經寫了十萬字的討伐書。
煙花若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