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此時方才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朕手中的權力過於大了,所以朕才要廢除兩府制度,成立一個新的中央制度,重新劃分權力。”
文彥博拜道:“敢問官家打算如何重新劃分權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官家登基七載,不但想重新劃分權力,而且想重新制定中央機制。
趙昕直言道:“朝廷七部,朕首先打算將兵部獨立出來,自此之後,兵部更名為軍部直接對朕負責,這一點,眾卿應該沒有意義吧!”
要是放在真宗或者是仁宗朝,文官們還會出來反對一下,但眼下,誰也不想出來趟這一趟渾水,當今官家對軍對的掌控力度非常大,誰若貿然站出來反對,恐怕就不是貶官,流放那麼簡單了。
“好!既然沒人反對,這件事就這麼定下的,第二刑部獨立出來,至於怎麼安排,朕會同刑部官員商談的,剩下的商部,戶部,工部,禮部,吏部,此五部將直接歸新成立的內閣管轄。內閣輔臣設六名,稱為內閣大臣,官職正二品。朝廷政事,內閣只有票擬之權,也就是說由六位內閣大臣商議出方案來,以少數服從多數為主,而後呈報給朕,由朕最終決定是否採納。”
趙昕詳細地將內閣機制說給在場的朝廷重臣們。
範鎮不解的問道:“官家!若官家的詔令,不被內閣大臣們認可,又將如何?”
趙昕笑道:“朕的詔令如果是有關朝廷政事的,若內閣大臣均認為不可行,那麼便不可通行天下,但僅限於朝廷政事!”
趙昕又道:“如果朕因故不能處理政事,那麼朕便會指定一位內閣大臣為首輔,代替朕行批紅之權!”
趙昕當了七年皇帝,一步一步將兩府的權力給削弱,皇權有所加強,但他卻越來越勞累,剛登基的時候,趙昕每五日上一次朝,到了登基的第七年,雖然也是每五日上一次朝,但幾乎每天都在接見各部的官員。
他這個皇帝當得很累,他不想學清朝的雍正皇帝,活活把自己給累死了,所以適當的時候得學會放權才行。
趙昕看了一眼眾臣說道:“眾卿可還有疑問?”
在場的朝臣除了文彥博之外,似乎都沒有再出言反對,因為趙昕此舉是將原本兩位宰相變成了六位,這樣的話,他們原本沒希望當宰相的也變成了有希望。
趙昕見眾臣沒有意義方才說道:“自即日起,朝廷廢除參知政事一職,同平章事一職,改組兩府,成立內閣,內閣第一批六位閣臣為:韓琦,文彥博,張方平,曾公亮,範鎮,劉沆。”
司馬光出言道:“臣有點擔心,若是官家突然病重,來不及指定內閣首輔,朝政無人決定,豈不是要生出亂子來嗎?”
趙昕想了一下說道:“司馬侍郎之言不無道理,是朕考慮不周了,既然如此,加封韓琦為內閣大學士,任首輔,文彥博為資政殿大學士,任次輔,若朕突然病危,來不及指定人選,二位可相繼站出來行駛內閣權力!”
“官家英明!臣等均無異議!”
大臣們異口同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