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掃了王安石一眼,說道:“大宋雖然富有四海,但百姓們的生活其實並不好,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朕今日召卿而來,就是想聽聽卿對大宋田地賦稅的看法!”
“官家!唐初均田制破壞,天下是故而生亂,我朝立國近百年,對田地又是放任自由,到了今日,全天下十之八九的農民都淪為了佃農,而那些大地主大官僚對於田地的數量又是採取隱瞞的狀態,甚至串通地方官員偷稅漏稅,長此以往下去,國家財政必將出現危機,改革田地措施,還望官家早做打算!”
王安石將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吐為快,不由得舒服多了。
“卿怎麼看朕在雲南路,雲越路和流求府實行的田地政策?”
趙昕問道。
“官家!這幾處的土地政策非常好,臣先前在這兩地為官,最是深有體會,但此法實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朝廷控制超過一半的土地,如若不然,定將是叛亂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王安石小心翼翼地說道,他也怕當今官家心血來潮,來一個土地國有制,那麼產生的禍亂將是難以預估的。
“卿放心!朕暫時沒打算在其它路實行這樣的田地政策!”
趙昕回道。
“朕眼下想解決的是各地官僚地主隱瞞田地數量,以及收入的問題,王卿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的法子?”
趙昕笑問道,他倒想看看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變法名臣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實學。
王安石思忖了一會,才抱拳道:“官家!臣認為朝廷應該組織官吏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以東南西北四邊長各1000步為1方,核定各戶佔有土地的數量,然後按照地勢、土質等條件分成五等(次年又改成十等)編制地籍及各項簿冊,並確定各等地的每畝稅額。如此一來不但能解決逃稅的問題,而且朝廷稅收勢必將增加!”
“方田均稅法!”
想不到,王安石這麼早就將其說了出來,看來只怕是早有準備啊。
在趙昕看來實行方田均稅法,雖可增加稅源,減輕農民負擔,但因清丈繁難,滋弊亦多,加之豪強地主又極力反對,所以會困難重重,但趙昕還年輕,而且也不急於求成,所以凡事可以慢慢來。
“欲要打破枷鎖,就必須有一把鋒利的寶劍,朕現今缺一把為朕披荊斬棘的寶劍,不知道卿可否有膽量勝任!”
趙昕目光炯炯地盯著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不由得吟誦起來,而後起身朝著趙昕跪拜道:“官家!臣願化為官家手裡的利劍,為官家披荊斬棘,在所不惜!”
“好!卿有此意!朕就放心了!”
“朕不日就下詔任命王卿為江寧府知府,王卿到任之後,先從江寧府做起,開始清查田地,一步一步來,切不可操之過急!”
趙昕叮囑道。
“官家!欲掃破迷霧需要大刀闊斧才行!”
在王安石看來,只從一處做起未免有點狹隘了。
“卿之言!朕記下了,但卿眼下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要把江寧府給朕治理好了!”
趙昕回道。
“臣必不負官家厚望!”
王安石拜道。
趙昕目送王安石離去之後,起身來到湖邊,撿起一塊小石頭,扔進了湖中,原本平靜的湖中泛起了一道道漣漪。
.......